为什么山海情带货不让人反感,因为都是
虽然电视剧《山海情》已经播放完毕,但许多电视台依然在重播,但它的热度不减,尤其是电视剧中出现的美食更是让人垂涎欲滴,许多人开始种草里边出现的各种美食了。
下面,小编来盘点一下其中的美食。
第一,团圆的饺子离家的面
之所以要把这两样美食放在第一个盘点,因为在电视剧中《整村搬迁》是高潮部分,涌泉村的村民们在马得福的一番话语鼓励下,终于想通了,愿意接受国家异地扶贫政策,把自己的根扎在更加肥沃的土地上,为了后辈儿孙,走出大山,另外选择创业之路,同时,也还西海固一个青山绿水。
可是,从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离开,大家都有万分不舍,于是,几位老者合盟,在村子里搞一个许多年都没有进行过的百家宴。
做什么呢?俗话说:“团圆的饺子,离家的面。”而百家宴正是他们告别老家,开始去新的家园的开始,有团圆,有别离,于是,饺子和面便是最好的选择,而且,饺子最重要的就是全民参与。
在这段戏中,孔笙把百家宴拍摄成《舌尖上的中国》宁夏版,镜头中,妇女们无论切菜和面、烧火都富有诗意,镜头中出现的土豆、萝卜、韭菜都水灵灵地美。还有田间的几个农民边掰玉米,边劳动的场面也很温馨。迎风摇曳的玉米叶,遮蔽人头的玉米杆,被玉米壳包裹的吐着须的玉米,无不意味着丰收的喜悦,联想到前边张主任对马得福的感慨:“在这种地方刨食真不容易啊。”更加让人联想到当地人民的艰辛与坚韧,同时,为他们将拥有的美好未来欢欣。
镜头中,在外打拼并且成功的麦苗、水旺、水花、得宝、尕娃等青年回来了,读书的得花穿着校服,扎着马尾,他们与村民们忙活着,共同包饺子。
北方寻常的饺子和面条在这里富有更加深刻的意义,当然,看到村民们准备美食的场面,总会让人想到《舌尖上的中国》中的这句话“高端的食材往往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这是因为这些朴素的烹饪方式中包含浓浓的情谊。
而百家宴开始时,村民们聚集一堂共同举杯,其乐融融,更是让观众都想进去品尝一下他们做的饺子与面条了。
2、宁夏滩羊
滩羊产自宁夏盐池,享有“宁夏五宝”的美誉,吃过的朋友都知道,滩羊质地细腻、肥瘦均匀,最大的特点是鲜而不膻,《舌尖上的中国2》曾评价道“黄河冲出了贺兰山,塑造了宁夏平原,几乎所有的中国美食家一致认为,这里的羊肉质地最佳。”
作为国内的顶级食材,盐池滩羊曾多次登上国宴——年,盐池滩羊以一道“羊羔冻”登上G20峰会;年,盐池滩羊成为金砖五国厦门峰会的指定食材;年,盐池滩羊走进上合青岛峰会,最后造就出盐池滩羊三次连登国宴的传奇经历,由此可见,盐池滩羊果真名不虚传,若到宁夏,可不要错过这道美味。
以上是选自有关宁夏滩羊的资料。
电视剧情节是这样的,扶贫办张主任要到省委党校去学习深造,他专门邀请马德福吃饭。这可是马得福第一次接受领导的宴请啊。
而张主任为什么要请马得福吃饭呢?因为马得福是他扶贫工作中唯一的兵,是在他最困难时候来到他身边的,他原本只以为有了一个可以跑腿的下属,但没有想到,这个下属在工作中踏实肯干,而且动用自己父亲的关系,圆满解决了涌泉村七户逃离吊庄移民的问题。而且,在为金滩村通电方面,居然软磨硬泡变电所所长,甚至还跑到县电力局找领导求助。
几年时间,小伙子进步很大,但需要鼓励,因此,一顿滩羊肉,让马得福吐露出自己工作的艰辛,一个接着一个困难,简直没完没了,而且,这些琐碎的事情又没有成就感,如果不鼓励一下,小伙子肯定要打退堂鼓的。
张主任鼓励马得福,并告诉他,扶贫仅仅给钱是不行的,要让贫困人创业,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当然,张主任又给马得福一个憧憬,告诉他国家将在扶贫方面一个大动作,东西协作,这让马得福有了新的动力。
张主任的一顿滩羊比麻县长在县城招待马得福的那顿大餐还有滋味。因为,那顿大餐只有苦涩的酒。
3、油香
油香,又名油饼,是宁夏本地的传统特色美食,主要是用发面、鸡蛋和香油混合油炸而成,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
炸制油香的关键在于“油”,必须使用当地盛产的胡麻油,又黑又亮,炸出的油香外皮金黄酥脆,用手掰开,内馅细嫩洁白,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当地百姓都会掂上一些油香,和亲友共享这道美味。
其实,这类油炸面食几乎北方(包括我们四川军屯锅盔,只是,我们这里用菜籽油)都特别喜欢做,金黄酥脆,看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只是,现在大家追求健康,不喜欢重油重盐的东西。但是,看到剧中白麦苗吃得那个香,也勾起我们肚子里的馋虫了。
剧中马得宝盼星星盼月亮,最后终于将麦苗盼到了金滩村,他怀揣辛苦赚来的工钱,跑到街上给麦苗买了油香,回家后,怕被发现,藏在被窝里。
夕阳西下,二人坐在戈壁滩上,得宝望着吃油香的麦苗,眼中的爱意、内心的喜悦让人不禁为之动情。什么是爱情,看着自己的心上人吃得香,自己也开心。
后来,得宝带着白麦苗到县城,找了一家油香摊,两人吃现炸的油香,含情脉脉地说着悄悄话,更让油饼CP的感情升华。
4、洋芋面
洋芋面是当地传统的面食小吃,不光是宁夏,其实,四川羌族地区出产洋芋,也是喜欢做洋芋面的,只不过,他们不是做面条,而是面块,配上自己制作的酸菜(做酸菜的原料也是山上的野菜,或者自己种的韭菜和莲花白,俗称包菜)和腊肉。
宁夏的洋芋面由手擀面和土豆丁制作而成,土豆丁可大可小,手擀面可细可宽,重点是将洋芋煮得软烂,沙化融于面条,口感绵软,味道醇香,吃着十分过瘾。
《山海情》中的海吉县,原型是海原县和西吉县,其中西吉县的特产就是土豆,当地称之为“洋芋”,还有一种紫皮土豆,被称为“紫皮洋芋”,已有近年的种植历史,是当地居民必不可少的主食。
白麦苗相应政府号召,在父亲的支持下,跟着一帮海吉女,跑到福建打工。就在她们去福建打工之前,村民们不愿意女孩子外出,到千里之外的福建打工,找到的理由就有这一条,我们这里都是吃面食,南方吃大米,不习惯怎么办。
果然,白麦苗虽然吃惯了大米,但在给父亲的家书中写道“这里什么都好,有肉有菜,唯一不适应的是不合口味,我想吃家乡的面了”。一碗普普通通的手擀面,虽不是饕餮大餐,但对于宁夏人来讲,那是骨子中的乡愁,是家乡独有的味道,让人难以忘怀。
马得宝在新疆打工,大半年后,回家,母亲专门给他做洋芋面,包括马得福回村动员整村搬迁,母亲也是给他做洋芋面。一碗洋芋面,凝聚着母亲的爱。
5、馓饭
馓饭也是宁夏的著名小吃,也是被《山海情》安利的美食。
马喊水为了帮助儿子,主动和李大有的父亲报名参加吊庄移民,几年后,移民点成为玉泉营经济开发区,他们也成立了金滩村。又有一批移民来到金滩村,马喊水为了尽地主之谊,组织先期在金滩村安家的村民设坝坝宴招待新移民户。
兄妹俩在村头支起一口大锅,烧柴火,热气腾腾地做馓饭,其中,李大有因为去拉水,与扬水站的管理员因价钱问题产生争执,窝了一肚子火回来了,当马喊水招呼他,他却给马喊水怼起来。
这时,恰好得宝和尕娃从工地上回来,尕娃问舅舅:“怎么不煮肉啊?”马喊水招呼尕娃过去,对他说:“舅舅脚后跟有一块死肉,你啃不啃。”
马喊水的幽默引起观众会意的笑声,也让馓饭这个美食被我们记住。只是,锅里热气腾腾,看不清楚馓饭是什么样子。
不过,宁夏的固原人做散饭和别的地方不同,他们是以豆面和小米做成。当地人一般配以腌咸韭菜,泼上辣油,吃起来让人食欲大增,越吃越爱吃。真是“根本就停不下来”啊。
今天是大年初一,在北方又有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看着《山海情》中的美食,大家是否感受到浓浓的故乡情与人间爱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