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海原扶贫工厂里的学前班
马博在妈妈马玉兰身旁休憩。新华社记者杨稳玺摄
新华社银川5月18日电(记者杨稳玺)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同龄孩子和家长还在眼巴巴地盼着开学时,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6岁的马博(化名),已和妈妈马兰花(化名)在工厂里上了两个多月的“学前班”。
“我今年9月上小学,现在上学前班。开学前我和妈妈到工厂里上班,也是‘学前班’。”虽然是孩子的“曲解”,但工厂里的“学前班”却也有模有样。马博和小朋友们可以在叔叔阿姨的照看下一起做游戏、写作业,累了还能在妈妈身边小憩,这让他对妈妈的新工作愈发满意。
马兰花是一名单亲妈妈,过去在超市当收银员,每天没多少时间陪伴孩子,只能把马博交给外公外婆。马博说:“过去妈妈上班特别忙,有时候晚上回来我都睡着了。”
马兰花也想过改变,但对只有初中学历的她来说,想要找到一份离家近、又收入稳定的工作并不容易。她说:“我也没啥手艺,出远门打工放心不下孩子,近处能找到这样一份月收入多元的工作,已经很知足了。”
宁夏位于中国西北内陆。海原县地处宁夏中南部山区,这里山大沟深、土地贫瘠。经过多年努力,虽然当地生态环境日益好转,产业经济日渐起色,但仍有很多像马兰花这样的低学历妇女存在就业困难。
马博和小朋友一起探讨作业。新华社记者杨稳玺摄
为此,海原县在大力发展种养殖、“非遗”等特色产业的同时,近两年更是趁着闽(福建)宁(宁夏)协作东风,引来一批福建企业落地扎根。马兰花也因此找到了新工作。
“我其实开始不太感兴趣,怕自己学不会,怕干得慢、挣不到多少钱。”马兰花边说着话,边忙着手里的活,只见剪刀咔咔作响,几下就将裤兜材料修剪成型。
“没什么好担心的。只要她们肯学,我就能教会,一两个月上手没问题。”马兰花所在工厂闽宁纺织工业园的技术教师、来自福建的张忠文说,企业目前已接收建档立卡户人,其中人因此脱贫。
闽宁协作是中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型之一。东西部扶贫协作,即让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以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等方式,结对帮扶西部内陆地区,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
既能在家门口就业,也能就近照顾孩子,马兰花对这份工作很满意。但随着疫情发生,新问题也出现了:妈妈上班,孩子不上学怎么办?
工厂女工在赶制订单。新华社记者杨稳玺摄
“我们企业的理念是‘企业=工厂+学校+家庭’在了解到女工的实际困难后,我们就探索让有需求的女工带孩子来上班,并开辟场所供孩子学习、玩耍。”闽宁纺织工业园董事长王剑辉说,为保证安全,企业在厂区门口设置了消毒通道,进出都会对女工及孩子进行体温测量,厂区内近距离接触必须佩戴口罩,并有专人照看孩子。
扶贫工厂里的“学前班”,让马兰花和马博都有了新目标。马兰花觉得这工作值得上心,决定好好练技术,争取月收入超过元;马博听张忠文的儿子介绍了福建的茶园、大海,期盼今后能走出大山到那里看一看。
“海原没有大海,福建有,我想去福建看大海。”马博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