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老人丁道昌牵线9年助学海原娃
7月22日,江苏省江阴市江阴德爱之家义工社的20多位志愿者带着17万余元助学资金及学习用品来到海原县,为关桥乡舒湾小学的贫困优秀学生发放奖学金,并将在接下来的4天时间里开展义务扶贫支教活动。
“这里的孩子特别淳朴,虽然他们的物质条件相比南方要差一些,但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与希望。我们的目的,就是用我们的爱心为他们托起希望,为他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帮助他们成才。”德爱之家义工社会长陆巍说,此次来宁,该义工社还将到海原县2个乡镇多个小学进行户外活动、理发以及语文、音乐、心理健康授课等。
江阴德爱之家义工社有志愿者人,长期为孤寡老人和偏远山区贫困学生送温暖、送爱心。从服务敬老院老人、开设免费爱心粥铺、捐助贫困学生,到启动百岁老人上门服务以及结对社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他们的服务足迹涉及江苏省内外。此次是该义工社连续第4年奔赴海原开展捐资助学扶贫支教活动。
实际上,相隔近公里的江阴市与海原县,一直密集传递着温暖和爱心。近9年来,累计捐赠助学资金和物资余万元,加入捐助海原贫困学子、扶贫支教的江阴企业也越来越多。这背后的“月老”,是一位在两地之间默默坚守爱心传递长达9年的七旬老人丁道昌。
丁道昌是江阴市祝塘镇中学的退休教师。9年前,他跟随江苏媒体发起志愿支教活动,首次来到海原。大西北的苍凉、土坯校舍、露天厕所、贫困学生的无助和对知识极度渴望的目光,都深深触动了他。从那时起,他决定把义务支教海原、资助贫困学生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丁道昌的千里支教生涯,从海原县海城镇高台寺小学开始。他的乒乓球水平在江阴市名列前茅,便从乒乓球入手,把高台寺小学培养成为乒乓球特色学校。每年回到江苏,丁道昌都会发动亲朋好友、同学、企业老板为海原贫困学生捐助。
9年来,丁道昌先后18次赴海原,共义务支教多天。他的热情带动一大批江阴热心人士和企业资助海原贫困学子。在丁道昌的朋友圈和江阴企业界,海原县已经成为许多人熟知的“热词”。在江阴企业家的爱心涌动下,包括高台寺小学在内的一些学校校舍得以改造,一批又一批海原贫困学子顺利毕业、升学。
在丁道昌的牵线搭桥下,目前,江阴市关工委和海原县关工委结为友好关工委。江阴市祝塘镇中心小学、文林小学和海原县一小结成帮扶对子。祝塘实验幼儿园和海原县第一幼儿园结对。祝塘中学和海原一中、回民中学结为友好中学。说起丁道昌,海原县关工委主任李正虎直竖大拇指:“丁老师把对海原的教育扶贫,当成了退休后的一项事业在干,令人钦佩。”
“看到海原孩子们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好,我很高兴,我希望孩子们得到资助和帮助后,也都能带着一片爱心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丁道昌说,支教海原这条路,他会一直走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