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贫困请重新认识宁夏宁夏新闻网
西海固位于宁夏中南部
囊括了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
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
中卫市海原县以及
吴忠市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
9个贫困县区
这里过去十年九旱、土地贫瘠
素有“苦瘠甲于天下”的悲叹
48年前
联合国专家来此考察后得出结论
“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02:37西海固的贫困牵动着党中央。上世纪80年代,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西海固作为“三西”地区之一,首开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先河。近40年来,国家向宁夏投入大量扶贫资金,助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提升和产业发展,打通了贫困地区“内通外联”通道。
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心下,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宁夏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喝上“放心水”、住进安全住房,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贫困家庭孩子义务教育阶段因贫失学辍学实现动态清零。
如今
西海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贫瘠的土地育出了葡萄、冷凉蔬菜、枸杞等
一批走向世界的特色产品
……
脱贫攻坚持续发力
西海固已然换了新模样
11月16日
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
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随着西吉县脱贫摘帽
曾经“苦瘠甲天下”
被联合国专家认定为
“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的西海固地区
告别了贫困
一代又一代西海固人渴望撕掉贫困标签的夙愿
如今得以实现
(请横屏浏览)
葫芦河千年奔流不息,
六盘山见证沧海桑田。
在西吉这片热土上
红军长征精神的火种照耀时空
在脱贫攻坚征程中
50万西吉儿女勠力前行
守初心、担使命、谋福祉
谱写壮丽华章
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
啃下硬骨头,交上时代答卷
01:487年砥砺前行,孕育累累硕果,累计脱贫户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从年的34%下降至零,脱贫人口错退率和贫困人口漏评率均为零,群众认可度达到98.9%,个贫困村全部达标脱贫出列。
7年风雨兼程,汗水浸润山川,昔日“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耕种山梁峁、刮风浮土跑”的景象一去不复返,曾经的憔悴模样换新颜,“贫困样本”蝶变为“脱贫样本”,改写“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传奇。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弱有所扶逐步实现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
实现了梦想
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06:46他们向世界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减贫模式
牵着牛儿奔小康
肉牛养殖成为西吉农民增收致富新产业,预计年底,西吉县肉牛饲养量达到42万头,其中:存栏23万头,出栏19万头,农民人均肉牛养殖纯收入达到元,占经营性收入的34%,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引得活水润旱塬
西吉县西吉县把保障城乡饮水安全作为改善民生、决胜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先后启动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农村饮水安全、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项目,四十余万群众圆了甜水梦。
夯实医疗保健康
自健康扶贫工程实施以来,西吉县认真贯彻落实“一免一降四提高一兜底”健康扶贫惠民政策,对贫困患者按照“三个一批”分类分批实施救治。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保障农村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提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
教育脱贫“一个都不落”
为了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西吉县“”辍学学生劝返复学、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的全面落实,为每个(疑似)辍学学生“劝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提供了坚强保障,真正实现了全县教育脱贫攻坚路上“一个不落”,让全县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接受到了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服务民生交通先行
“三纵三横两环两联”公路交通网络已经初步形成,农村公路连接千家万户,客运班车连通山乡村落,农民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已成现实。全县个行政村全部通了硬化路,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解决了15万人出行不畅的问题。
当然
这里还有很多的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结出丰硕成果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危房改造切实保障居民住房安全
网格化包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往昔干旱贫瘠已远去
今朝五彩斑斓成画卷
西海固人民正以全新的姿态
迎接美好新生活
整理:宁夏新闻网记者王莹
素材来源:宁夏日报、新华社、西吉融媒体、宁夏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