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一步一脚印走好乡村振兴路

在银川的广袤乡村,冬天一改往日的萧瑟寂寥,温棚里绿意盎然,养殖场生机勃勃,鱼池内流水潺潺。走在笔直宽阔的乡村道路,看着鳞次栉比的房屋,眼前呈现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去年以来,银川市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落实自治区“四大提升行动”,把资源优势转换为富民优势,一步一脚印,深入挖掘乡村发展潜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衔接、高效融合,让移民群众“钱袋子”鼓起来,让城乡居民幸福生活不断“加码”,持续发力,鼓足乡村振兴发展后劲。

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让移民群众“钱袋子”鼓起来

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生态移民安置村。9年来,多户移民在脱贫致富路上一路欣欣向荣,村集体收入从无到有,近3年更是连续突破百万元,实现了从贫困到脱贫,再到致富的华丽转变。

走进欣荣村,整齐规划的农家小院宁静安详,宽敞笔直的道路连通家家户户,超市、学校、卫生院等一应俱全,生活在这里、就业在这里的村民李小虎每天心里都美滋滋的,他笑着说:“我这年龄干不了出力活,经常在家闲着也无聊,现在在红树莓基地务工,一个月能收入多元!”

李小虎上班的红树莓基地,是村里于年引进的扶贫产业,主打“冷库+智能温室+大田”的鲜食红树莓全季节供应的生产模式。走进温暖如春的现代化温棚内,一排排树莓植株枝繁叶茂,数颗红树莓点缀其中,犹如红宝石一般,莓香四溢。

离红树莓基地不远的食用菌基地,是欣荣村的另一个“明星”产业,村民杨花在这里务工多年,慢慢从一名农村留守妇女,成长为一名产业工人。“村里新引进了羊肚菌,我也想学好技术,以后自己包棚来种,让收入再翻番。”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杨花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移民搬迁以来,欣荣村先后建成食用菌、红树莓、口感番茄等特色高新产业基地,一批批新设备、新技术、新品种走进移民群众的视野,传统农业正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变,为移民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近两年,村党支部还结合产业结构和发展特点,积极推进从单一的发包租赁收入向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不仅收回移民水库,修缮灌溉系统,推进小拱棚改造,还大力改造力农羊场,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引导养殖户入园养殖。同时该村积极申请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用资金变股金,与宁夏厚生记食品公司、宁夏欣惠丰农副产品加工厂、宁夏绿天果业等签订入股投资协议,以多元经营模式,让欣荣村产业经济“百花齐放”。

城乡居民收入提升——村民共享改革红利

不管过去的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双渠口村在你心中是怎样的印象,如今再次来到这里,一定会让你惊叹其现在的模样。

拔地而起的失地农民创业园、金凤区食品加工小作坊集中区、贸易巷综合市场等实体经济,每年为双渠口村带来多万元的租赁收入。近年来,通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双渠口村不仅盘活了集体资金,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村民们从中获得股金分红,“钱袋子”越来越鼓。

双渠口村位于金凤区西南,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该村自年开始陆续进行征地拆迁,由于多年的征地拆迁,村集体资金不断积累,钱越来越多,但村民的心却越来越不安,“这么多钱放着,谁来监管?”“村干部不会从中牟利吧?”……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声困扰着当地的党员干部们。经村“两委”和村民集体商议,该村决定利用这笔集体资产,成立银川双兴昇工贸有限公司,近几年陆续建设了失地农民创业园、金凤区食品加工小作坊集中区、贸易巷综合市场,做大集体“蛋糕”,让村民分享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收益,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双渠口村的发展变化是我市深入开展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缩影。年以来,银川市、县、乡、村各级坚持系统集成,一体谋划、稳慎推进,各行政村集体完成改革全流程,完成率%,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发展势能不断积蓄。

去年,银川市自启动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以来,在农业农村领域,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破题,一方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来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深度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持续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千方百计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扶贫扶智,教育先行。为了激发农村学校办学活力,兴庆区于年成立月牙湖教育集团党总支,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行集团化办学,建立现代化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体系,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下沉等。

月牙湖乡一幼地处农村,多数幼儿为留守儿童,作为老师不仅要教书,对于他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怀。陈娜作为城市学校优秀教师来到乡村服务,既带来优质的教学课堂,也为农村学校注入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育事业是一项永恒的民心工程,银川以“行动力度”传递“民生温度”,在移民地区加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以构建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为目标,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让移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足不出村健康有“医”靠

隆源村位于贺兰县的西北部,是由农垦集团“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海原县、泾源县、隆德县部分乡镇的移民村落。禹秀仓是村里唯一的乡村医生。她的主要职责就是让“小病不出村,大病要认识,急症帮转院”。

前两年,村民们刚搬迁来时,健康防护意识不高,禹秀仓到了村上以后,她不断对村上的慢性病患者入户宣传、监测,督促患者及时服用药物辅助治疗,在她不厌其烦的“唠叨”下,村民们渐渐开始重视慢性病的防治。

当前隆源村落实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禹秀仓所在的隆源村卫生室也有了新变化,不仅开通了远程互联网诊疗,增加了中医适宜技术诊疗项目,药品也由之前的65种增加到了种,有效破解基层医疗资源发展失衡的现象,降低了群众看病费用和跑路成本,也让村民和“村医”之间建立起稳固的健康医疗服务“桥梁”。

去年以来,宁夏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银川市积极落实健康素养提升、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达标工程等各项工作,在乡村加快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家庭病床试点工作,努力实现远程影像、心电、病理、超声和基层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全覆盖,让医疗首诊在基层,村民健康有保障,逐步形成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慢性病与健康管理相结合的服务体系,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有“医”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72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