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那些地震给地球带来的伤痕

撰文/陈会忠沈萍(地球物理信息科学传播团队)我国近代地震活动强烈而频繁,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仅近千年来,我国发生8级和8级以上特大地震23次,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年的唐山7.8级大地震,导致了24万人罹难;年的汶川8.0级大地震,导致了近8万人罹难。大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导致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以及建筑物倒塌、道路损毁等,留下了各种地震的痕迹。在典型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震遗迹进行保护对于深入研究地震成因和地震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对后人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唐山地震遗迹什么是地震遗迹?地震遗迹是地震留下的痕迹,包括地震震毁、震损或地震影响区域内完好的建筑物及地震活动产生的地质、地形、地貌变动的痕迹等,这些痕迹所在的地方被称为地震遗址。典型地震遗迹、遗址一般包括:具有抗震设防研究价值的,包括震毁、震损及完好的典型建筑物、构筑物及遗址;具有地震科学研究价值的,重要地震断层、地形和地貌变动的遗址;具有灾害对策研究价值和重要警示教育意义的遗址或遗迹;经历过历史地震考验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古建筑物。汶川地震震中遗迹汶川地震震中所在地映秀漩口中学地震遗迹有些并不在原来地震发生的地方,这是由于地球的变迁,使这些痕迹物产生了移动,或者人类及动物的搬动导致的。人类文明社会产生以后,特别是人类具有文字记录以来,地震的遗迹逐渐被人类保存,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灾害斗争文明史的一部分。我国非常重视地震遗址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典型地震遗址、遗迹”,因此保护好地震遗迹遗址就是保存地球演变的历史也是保存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历史。近代地震遗迹近代地震活动包括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地震活动和19世纪末以来有仪器记录的现代地震活动。中国有年的历史地震记录,是世界上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地震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设立了一批地震遗迹遗址的保护区(点),在之前共有6处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它们是:云南永胜红石崖大地震“天坑”遗址、山东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山东枣庄熊耳山崩塌开裂地震遗址、重庆黔江小南海古地震遗址、宁夏西吉党家岔地震滑坡堰塞湖遗址、海原大地震活动断裂带遗址。在这些具有特色的地震遗址中,山东两个地震遗址是由郯城大地震造成的,宁夏两个地震遗址是由海原大地震造成的。实际上中国近代一百年多年以来发生了很多大地震,但是具有特色和特点的遗迹需要经过一定的申报、评审和批准程序。比如云南年发生约8级左右的强烈地震,留下了严重的地表破坏遗迹。永胜地区是一个强震多发区,发生过多次像年那样的大地震,这些存在超过几百年、几干年甚至几万年的地震遗址,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永胜地震裂谷遗迹再如山东郯城地震活断层遗址,在地震的马陵山西坡可以看到一面是黄褐色,一面是浅红色,正是“泾渭分明”。从卫星上看,黄褐色的是地质构造中生代的土壤,而浅红色的是地质新生代的土壤,两者相差的年代超过亿年,故而从中间的线上漫步而过,就实现了“一步亿年”的神话。卫星上看郯城地震遗迹地面郯城地震遗迹再说年12月发生在宁夏海原的8.5级大地震,极震区山崩地裂,房屋倒塌,惨象寰生。地震波环绕地球七圈,强烈的震动持续近20分钟。全球96个地震台全部记录到了这次大地震,因此海原地震也被地学家称为“环球大震”。从地质构造看,海原地处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交接部位,其主要构造是乌鞘岭—六盘山弧形构造带。科学家给这个断裂带起名为“海原活动断裂带”。地震后留下丰富地质遗迹,在“海原活动断裂带”上出现的断头沟、断尾沟、断塞湖、槽形谷等异常地貌屡见不鲜,使海原地震的地质遗迹在世界闻名。海源地震燕塞湖海源地震遗迹干盐池干盐池地震考古探槽地层地震遗迹史前地震遗迹意大利的庞贝古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灾难遗迹。这座古罗马时代的名城,因当时维苏威火山的突然爆发而受灾毁灭。庞贝古城庞贝古城中国青海民和县的喇家村则被誉为“东方的庞贝”。考古发现,在距今约年前这里发生了地震和洪水双重灾害。研究表明,这里首先发生了大地震毁灭了地面建筑,而后黄河大洪水则完全淹没了这个史前的部落。在喇家村遗址发现不少姿势异常的人骨,他们被埋没于房子里,从遗骨似乎可以看到当时突发地震时被埋压的悲惨景象。喇家村很多地方还发现了由地震引起的地貌变化,比如:喷砂、裂缝,地层塌陷、错位、地形起伏等。喇家村地震遗址喇家村地震遗迹喇家村遗址的发现,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地震研究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发掘深埋在地下的地震古遗址来开展地震的考古研究,进而开放和利用史前地震遗迹。远古地震遗迹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苏德辰团队发现了在北京西山地区的15亿年前远古地震遗迹——“沙火山”,它完好地保留了当年大地颤抖的痕迹。沙火山并不是火山,而是和火山形态一样的、在大地震时由于沙土液化而形成的冒水喷砂现象。沙火山大地震往往会造成土壤严重液化现象——在地震发生的瞬间,土壤中的水被挤压喷冒了出来,就像火山喷发一样,水带着泥沙喷出来形成“沙火山”。地震过后沙火山喷水落下,留下喷砂冒水口,如同火山口。当然这样的喷砂冒水一般一两米高、最高也就几米,留下的喷砂冒水口大约几厘米或十几厘米,小小沙山直径不过一两米(见上图)。苏德辰这次发现的远古沙火山与汶川地震后的沙火山几乎一样大小,似乎表明这里曾发生7~8级的强烈地震,同时说明在北京西山地区也存在一条古断裂带。永定河左岸门头沟区雁翅镇有个叫付家台村的小山村,苏德辰发现村旁有一个个排列整齐奇怪的石头阵。其中,一块直径2.8米的灰白色大圆石头格外醒目。猛一看,很像一个倒扣的碟子,但与周围石头不同的是,石头上面布满了像蜘蛛网一样由放射状、环状组成的裂痕,裂痕中镶嵌着黑色的坚硬物质。“这就是类似沙火山喷发形成的液化溢出丘。”它整体由白云岩构成,自中心向外裂纹很规则,有6个同心环状和13条放射状裂纹,裂纹中充填了黑色的硅化成分。丘的中心有1~2厘米的下凹,且被黑色的硅化物质充填。从这个液化溢出丘向南大约米,沿着公路还有9块类似的石头。其中最南边的是一个直径1.1米的类似火山锥形的构造,从火山锥的顶部到中心最低点的高差约0.3米,火山锥的主体成分为白云岩,锥中心点低凹处被暗色硅质层覆盖。锥体有3~5条放射状裂纹,并被黑色硅化物充填。其形态和地震沙火山完全一样,这可能就是沙火山形成的化石。这个15亿年前的地震遗迹对科学家研究地球演化和地震变迁有着重要的价值。苏德辰在15亿年前古地震溢出丘遗迹前讲解15亿年前沙火山遗迹15亿年前古地震遗迹加强地震遗址的保护利用地震遗迹、遗址不仅能用于防震减灾科学研究,而且具有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积极作用,无论对于当代还是后代,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历史意义:任何一次地震形成的遗迹都具有历史性的,保存地震遗址、遗迹,就是保存人类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有利于后人认识地震的历史。科学意义:地震遗址、遗迹是研究地震学、建筑学和灾害学的重要基地。它形象地展现了地震灾害和地震次生灾害,对防震减灾科学研究和制定减灾科学研究方向具有重要价值。宣传教育意义: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展现了人类在重大自然灾害中的坚强意志,体现了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人民同心同力、互帮互助的抗震救灾精神,具有很好的宣传教育意义。经济意义: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和认证,可以丰富当地的旅游资源,在遗迹遗址附近还可以建立展览馆,为当地的经济增长做贡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就需要对它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地震遗迹为我们提供了地球变迁的证据和资料,为研究地球,发现地震灾变的特点,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唐山地震遗址公园提出的“敬畏自然,尊重生命,铭记历史,探索科学”的格言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本文转载自:地震三点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1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