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海原小土豆成就大产业

中科公益爱心 http://www.gpitp.gd.cn/bing/20180828/89480.html
中科公益爱心 http://www.gpitp.gd.cn/bing/20180828/89480.html

  “丰年当菜,荒年当粮。”说的就是马铃薯。近年来,宁夏中卫市海原县通过品种改良、种植方式改进、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化种植,加上科技扶贫,马铃薯产业正逐渐成为全县农民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

  眼下正值马铃薯播种的黄金时节,海原县组织农业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等依据土壤墒情适时进行抢播、快播,力争将马铃薯播在丰产期。

  海原县马铃薯集中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树台乡、关庄乡、红羊乡等几个南部乡镇,种植面积约37万亩。今年,关庄乡计划种植马铃薯5.5万亩。这几天全乡的31家合作社、57台大型机械设备全部奔赴在种植一线,集中力量种植马铃薯。此外,关庄乡还采取盘活亩撂荒地,积极引进马铃薯新品种,建设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进一步提升马铃薯科学种植水平。

  该县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但一直处于中低水平发展状态。如何实现马铃薯这一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海原县做足文章,先从筛选引进新品种入手,实施良种工程,引进“青薯9号”“冀张薯12号”等新品种,加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示范基地和富硒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县马铃薯脱毒种薯覆盖率。

  海原县马铃薯产业打了翻身仗,“秘籍”有两个:一个是播种、施肥、起垄、覆膜“四位一体”技术,另一个是膜上覆土全机械化种植技术。

  围绕全市“一带两廊”总体规划和全县“一主四特”产业发展战略部署,海原县结合实际,制订《海原县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通过推广应用旱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和机械化种植,以及科技扶贫加持,全县马铃薯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同时,坚持以地域优势、品牌优势、市场优势、气候优势和政策优势为核心竞争力,坚持优质、生态、高效的种植模式,产出的“金蛋蛋”深得消费者青睐。关庄马铃薯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认证,登记成为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并先后获得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通过马铃薯龙头企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头作用,海原县推行“龙头(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采用订单种植、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电商平台等整体带动受益农户人,使人脱贫。年,全县实现马铃薯总产量30.51万吨,实现总产值4.27亿元。

  围绕马铃薯产业完善“种薯扩繁、标准化种植、社会化服务、科技支撑、贮藏分选营销、精深加工”六大体系建设,海原县以南华山周边乡镇为主,打造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购买青薯9号、希森6号一级种吨,原种万粒,免费发放给种植户,建设“四位一体”标准化种植示范区20万亩,进一步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海原县将继续走品牌化发展道路,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把土豆的生物优势、资源优势变成生产优势,最后变成品牌优势和文化优势,通过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让马铃薯产业走得更好、更远、更可持续,最终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马彦军李洋)

责任编辑:肖之涵审核:王金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7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