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二十年,这本日记里的情况消失
新华社银川7月26日电(记者艾福梅、马思嘉)“妈妈,不上学,我一辈子的眼泪流不干。”二十年前,宁夏西海固女孩马燕在《马燕日记》中写的内容,体现出她在贫困中渴望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借助《马燕日记》的出版,这个女孩的命运得到改变。
而如今,在西海固有更多“马燕”在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脱贫攻坚等政策支持下,“一个也不少”地被知识的甘霖润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上图为年3月拍摄的位于宁夏同心县豫旺镇的同心县第三中学办公室和会议室(资料照片);下图为年6月21日拍摄的同心县第三中学教学楼。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窗台上的日记“飞”向世界
“妈妈,不上学,我一辈子的眼泪流不干。”白菊花至今记得,年5月13日,她想让读五年级的女儿马燕辍学去学裁剪或理发,补贴家用,而马燕哭着让弟弟把自己的日记念给她听。
当时,三本日记放在窗台上,窗外是张家树村,宁夏同心县豫旺镇的一个小山村。约二十年前,这里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
为让女儿继续读书,白菊花跟村里人去甘肃、内蒙古等地,白天采摘发菜,夜里就在野外铺点干草躺下睡。
曾经,《马燕日记》中记录着这位女孩的日常生活:上学要走十几里山路,花不起一元钱坐手扶拖拉机;每周带去学校的馒头总是不够,咸菜吃完还要向同学借……即便如此,她想的都是如何把书读好。
上图为年5月拍摄的位于宁夏同心县豫旺镇的同心县第三中学(资料照片);下图为年6月21日拍摄的同心县第三中学。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年,《马燕日记》出版,后来又被译成多种文字,马燕不屈不挠的求学精神鼓励了众多孩子。日记出版带来的收入,让马燕一家摆脱贫困,还资助了数十名孩子完成学业。
“当时学生中兴起了写日记的风潮,孩子们都希望自己像马燕一样幸运。”马燕曾就读的同心县第三中学校长马如云说,“但很快这里就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所有孩子都上得起学了。”
上图为年11月拍摄的位于宁夏同心县豫旺镇的同心县第三中学篮球场(资料照片);下图为年6月21日拍摄的同心县第三中学篮球场。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马燕日记》里的情况“消失”了
放学后,同心三中门口,穿着整洁的学生在摊点购买水果。餐厅内,学生排队打饭,“营养改善计划”免除了早午餐费用:早餐是一个鸡蛋,午餐荤素搭配加白米饭。《马燕日记》中从家里带黄米和馒头、向学校换饭票的场景无迹可寻,学生都在智能设备上“刷脸”吃饭。
马燕住校时,女生们挤在土炕上,冬天太冷,没人敢脱鞋睡觉,结冰的水无法使用。如今的宿舍楼宽敞明亮,冷热水可随时取用,四人间宿舍的装饰彰显着学生们的爱好和个性。
同心县第三中学教室内,学生在上英语课。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教室外有塑胶操场、篮球架、乒乓球台等供学生使用;教室内的书架上摆满课外书,供学生自由借阅。《马燕日记》里老师让学生表演节目、却以无人会表演而告终的场景不复存在。“学校每月都有阅读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八年级学生李冬梅说。
电子白板取代了坑洼黑板,学生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在线课堂实现山区和城市孩子同上一堂课,进一步弥补了乡村教育短板。
李冬梅和马燕一样,也爱写日记。她在网上买了封面有复古浮雕的本子,记录着老师给住校生放电影等趣事。
一同“变脸”的,还有整个西海固地区的教育面貌:“如今村子里最气派的建筑就是学校。”马如云说。
教育改变了西海固“气质”
“现在哪个村没有几个大学生?”马燕初中的同桌马成奇说。
曾和马燕一样在贫困中苦读的他,已是同心县马高庄乡一名基层干部。他至今记得,风沙漫天的下午,堂哥坐在门槛上哭鼻子,原因是凑不齐学费。
“那时村里人不重视教育,吃饱肚子要紧。”如今,他儿时没见过的幼儿园,也在宁夏农村“遍地开花”——宁夏教育厅数据显示,年全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8.51%。
随着更多孩子在政策支持下考上大学、改变命运,西海固群众的教育观念大大改变。
在同心县第三中学教室内,学生在上课。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马燕上学时,没有家人接送,且一回家就要干农活。李冬梅则幸运得多,父母不仅每周接送她,还敦促她好好读书,并经常向老师了解她的学习情况。
农村家长也开始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同心县豫旺镇北关村农民杨慧不仅鼓励儿子在学校踢足球、参加村级、县级足球赛,晚饭后还常带他到村里文化广场打羽毛球。
在同心县第三中学篮球场,学生放学后一起打篮球。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教育普及也不断提高农村女性地位。白菊花当年拼命挣钱供马燕读书,村里人笑她“就算女子考上大学有什么用,还不是许给人家?你这是倒贴”。
“现在几乎没有女生辍学了。”马如云说,“就算考不上高中,父母都会送孩子去职业院校学技术。”
如今,马燕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法国的分支企业工作。在每周一次的视频通话里,她和母亲感叹祖国的日益强大。白菊花说,马燕今年打算返乡,从事教育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