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全力攻坚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
编者按
3月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58次常务会会议研究决定,批准同心县、原州区、海原县3个国家贫困县和红寺堡区1个自治区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为了总结经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期在“脱贫攻坚”栏目刊登红寺堡区、原州区脱贫攻坚的做法,供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参考。
近年来,红寺堡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底线任务和中心工作,以“脱贫攻坚、增收富民”为统揽,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强产业稳增收,夯基础补短板,建机制兜底线,形成全民参与扶贫、决胜脱贫的浓厚氛围,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效。
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推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统筹谋划高位推动,逐年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年度工作思路、目标和路径,形成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一年一结账的工作机制,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保障。建立完善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三级书记”抓扶贫责任制,做到区委书记、政府区长遍访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遍访贫困户。细化靠实攻坚责任,高规格成立3个扶贫工作组,集中力量攻克5个“十二五”生态移民村深度贫困堡垒。制定脱贫攻坚任务清单和16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推行脱贫攻坚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脱贫攻坚网格化责任体系。
突出群众主体地位,推进精准建档、动态调整、精准退出。严格按照“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精准识别程序,把好“五关”,实行“六联签”,全面落实“谁认定、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倒查机制,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探索形成了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模式,入选首批全国20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对全区的自发移民和所有行政村常住农业人口进行多轮拉网式、地毯式的摸底排查和“回头看”,及时查漏补缺、复查复核,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识别精准率和数据信息录入准确率。
培育壮大富民产业,促进群众长远、稳定、可持续增收。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制定“”产业扶持政策,累计投入各类产业扶持资金7.3亿元,引导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富民增收产业。加大信贷支持,累计为贫困户发放贷款户次20.08亿元,覆盖率达83%,产业险理赔保额万元。发展壮大富民产业,大力发展“3+X”高效节水产业(葡萄、枸杞、草畜+黄花菜、甘草等)。葡萄、枸杞、黄花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6万亩、5.6万亩、8.02万亩;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1.2万头、90.5万只,实现90%以上建档立卡户有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四个一”带动工程,扶持发展特色产业示范村10个、龙头企业10个、合作社30个,带动余户建档立卡户增收。
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打造安全舒适、高效便捷、生态宜居环境。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每年将90%以上的地方财政用于改善民生,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上学难等突出问题。补齐教育短板断穷根,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累计达到所、幼儿园达到51所,生均校舍面积提高到12.5平方米,中考成绩多年稳居吴忠市前列,年高质量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户,发放改造补助资金1.6亿元。统筹资金21.5亿元,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及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自来水入村、入户率均达到%。全面落实“三个一批”行动、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服务措施,累计救治贫困群众余人次,建档立卡户基本医疗参保率达到%。
突出文化引领育人,激发群众我要脱贫、我能脱贫、竞相脱贫。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四馆一中心”和10个乡村文化实训基地,文化活动广场、乡村戏台等成为64个行政村的“标配”。打造特色文化大院26家,培育文化领军人才余人,“拇指作家”马慧娟等文化领军人物带头为贫困群众和学生传授知识、辅导书法,扶智扶志助力脱贫。年,文化扶贫工程成为“宁夏样本”在全国文化馆年会作经验交流。深入开展“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等为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开展乡贤孝星推选等活动,移风易俗带头人李俊义获得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龙源村“攒劲妈妈”李耀梅荣获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筑牢脱贫攻坚堡垒,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实施“脱贫富民”先锋引领工程,开展“三大三强”行动,新建扩建村级阵地45个,打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25个,村级活动场所面积均达到平方米以上。注入资金万元,采取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全区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益均达到5万元以上。实施“两个带头人”工程,培育村党组织书记64人、致富带头人人,公开选拔名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成为村“两委”班子后备力量。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村干部43名,从根本上解决村级管理力量薄弱、村干部“一大三低”问题。
广泛凝聚各方力量,构建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大扶贫”机制。深化闽宁扶贫协作,先后与晋江市、德化县互访交流32次,5个乡镇14个行政村结对帮扶,累计落实资金1.3亿元。医院等31个单位签订帮扶协议,加强劳务协作,建成福州、德化“闽宁圆”,累计销售农特产品余万元。深化企业和社会帮扶,争取国家烟草专卖局帮扶资金万元,建成“飞地”肉牛养殖园区,实施中烟精准到户扶贫项目,对“十二五”生态移民村发展养殖业农户进行饲草料补贴。自治区9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对一”帮扶9个深度贫困村,落实帮扶资金万余元。深化驻村帮扶,区、市、县三级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实现40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和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全覆盖。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红寺堡区公安分局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共产党人》6期
编辑丨张鹏
原标题:《全力攻坚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