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宁夏同心县土坯房即将消失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扶贫政策也相继落地生根开花,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也不例外,世世代代居住在山区恶劣环境的人们逐渐告别土坯房,走进了集中连片新建的单家独院砖房或楼房之中。
我是年亲眼见识的,据听说,当时在移民搬迁中,受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一些农民不愿远离原居住地,在搬进新房后又偷偷跑回自己原来的土坯房居住生活。当地政府为了恢复搬迁户原住房为耕地,更为了消除搬而不离原址这一尴尬局面,他们督促搬迁户离开后即可将原土坯房铲平,从而产生过一些不快。但随着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和生产条件的改变,搬迁农民生活环境变好了,收入增加了,曾有的矛盾也随之化解了。
作为旅游者,我们在思考,土坯房是同心县农民自古以来因地制宜而建造和传承下来的居住房屋,体现着当地人的智慧与文化特色,在扶贫搬迁中是不是有代表性地保留一些下来呢?它既可作为实体历史档案资料供后人参观受教,又可创建旅游景点,吸引国内外游客到此一游,增加当地人的经济收入和政府的财政收入。其中也有历史重量级人物以及彭德怀元帅年帅领红军西征时,在同心县农村居住过的土坯房。
同心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隶属吴忠市管辖。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南部黄土高原,地势呈南高北低之势,海拔-米,属丘陵沟壑区。
同心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西汉时即设置县府,命名三水县,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有建制,建县达多年。同心历来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大家庭,秦汉之际有匈奴、鲜卑部族,唐代的吐蕃、吐谷浑、突厥族,宋代的党项族,元代的回族、蒙古族也先后定居预旺城、韦州城、同心城等地,清代满族、汉族等民族也长期在境内居住。各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和互相影响,创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
83年前,宁夏同心县聚集了彭德怀、徐海东等众多优秀红军将领,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开创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