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变化看小康丨宁夏同心县沙地种出鲜芦笋

我国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本文来源:人民网-宁夏频道」同心县下马关镇窖坑子村村民采收的芦笋。同心县委宣传部供图走进宁夏同心县下马关镇窖坑子村,一片鲜嫩的芦笋映入眼帘。近年来,随着大健康的消费需求不断被释放,具有高营养价值的芦笋,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宠儿”。曾几何时,下马关镇是出了名的“穷”,而窖坑子村更是其最穷的一个村。这里的村民多以种植小麦、小杂粮、土豆为生,一年辛苦劳作下来收入只有几千元。遇到旱年,颗粒无收,肚子吃饱已是万幸。近年来,宁夏同心县拓宽思路,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引进高端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年,宁夏驰马聚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窖坑子村以每亩元的流转费流转土地0亩,将原先的小麦、小杂粮地改建成芦笋无公害种植基地,并利用南安村闲置的20座大棚作为芦笋育苗基地。年,又在芦笋种植基地建成一座0平方米的分拣、冷冻车间,加工标准笋产品。依托土地面积大、土壤松软且富硒等优势,窖坑子村种出的芦笋品相好、品质高。每年不到采摘季,外地客商便争相预定,芦笋供不应求。窖坑子村村民在芦笋种植基地工作。同心县委宣传部供图拓小兰曾是窖坑子村一名普通家庭主妇,丈夫是村会计,一个人的收入养活着一家6口,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为减轻家庭负担,活出精气神,拓小兰来到企业打工,每天多元的收入让她欣喜若狂。活儿越干越起劲,日子越过越旺。年,拓小兰承包了50亩地,当起小组长,带领村上人一起采摘。今年是芦笋种植第4年,到了盛产年,拓小兰在地里忙活了3个多月,收入元。“没想到我一个家庭妇女,如今也能挣钱了,在家说话也有底气。”拓小兰说。年,窖坑子村人均收入元,超过全县农村平均水平。“现在我们村村民不仅每年坐收土地流转费,还能到企业打工。目前已有人在芦笋地务工,我们村的日子好了,还带动了周围4个村。”窖坑子村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吴文平说。(李甜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50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