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一个亮闪闪的文学坐标

治疗皮肤病北京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403/8810613.html

「本文来源:宁夏日报」

“近几年,山坡上的绿色又回来了,扫婆婆又一次高兴得合不拢嘴了,她想着自己移回家精心呵护的小树以后有了伙伴了。山村里又慢慢变得和从前一样,一排排密密匝匝的树林,绿色的草地,到处鸟语花香……”在自己几十万字的文学作品中,西吉县将台堡镇牟荣村村民杨秀琴最喜爱短篇小说《扫婆婆》中的这一段话。家乡的穷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她亲历了,她记录了。

夏耕冬读,昼耕夜读,已是西吉书香的日常。车间地头构思,灯下疾笔写作,是杨秀琴等西吉县文学创作者的常态。西吉县是文学照亮生活的高地,是生活照亮文学的热土。

1文学照亮生活

“耐得住寂寞,头顶纯净天空,就有诗句涌现在脑海;守得住清贫,脚踏厚重大地,就有情感激荡在心底。在这里,文学之花处处盛开,芬芳灿烂;在这里,文学是土地上生长得最好的庄稼。”年10月10日,中国首个“文学之乡”落户西吉县,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的授牌词,这样勉励西吉文学创作。

10年来,文学之于西吉人,像阳光一样照亮生活。

西吉多人长期从事文学创作,走出了以袁志学、康鹏飞、单小花、杨秀琴等为代表的一批西吉农民作家,放下锄头握笔头,耕罢农田耕砚田。正如宁夏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郭文斌所说,就文学的自觉性、神圣性、群众性、普遍性来讲,西吉文学创作在全国是极为罕见的。

袁志学是西吉县优秀农民作家之一。高中毕业后到淀粉厂打工,当时一个月工资只有元,他想花费元买贾平凹一套文集。哥哥得知后,劝袁志学用元买点儿别的,别浪费钱。袁志学哪里能听进去,下了“血本”把书买回来。业余时间,工友们喝酒打麻将,袁志学看书写作。“下班之后,我趴在床上写小说,比干其他事情更享受。”

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袁志学写了小说《真情岁月》,足足写完了3本厚厚的笔记本,花费元打印出来,拿给时任西吉文联主席郭宁看。郭宁问:“小说写得很不错,但出版得花钱,你打工哪能挣这么多钱?”“我只想为北京奥运会做点什么,我写出来了就把我的心意表达了,出版不出版都不再重要了。”家国情怀是袁志学创作的动力。

文学给了西吉作家单小花生命光彩。

“虽然生活给了我很多苦难,但是文学滋养了我,给了我阳光自信。”年,母亲去世,婚姻变故,单小花一个人既当娘又当爹拉扯两个孩子,生活压力大,苦闷压抑在心里聚集。她心里有很多话,但倾诉无人,单小花只好将心里想说的话写到日记本上,每次写完后,她都感觉特别轻松。

写作时没有稿纸,单小花将孩子写完的作业本翻过来写。一有时间就写,睡到深夜时,单小花脑海里突然有几句话想起来,她赶紧起来写到本子上。完成并发表了纪念母亲的小说《筘筘》后,单小花开心得像个孩子似的跳了起来。

她的《苔花如米》文集,写的都是生活在西海固大山沟里的老人、年轻人、小孩的故事。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她用笔写像苔藓一样生活着的父老乡亲,尽管生而平凡,生境艰难,但他们凭着自己的毅力,突破重重艰难险阻,绽放自己生命的活力,追求美好生活。“感谢文学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文学就像是灵丹妙药治好了我的伤痛,带给我快乐。”从年至今,单小花创作了多万字作品。

2生活照亮文学

西吉文学最明显的特征是,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自始至终保持着贴近现实的高贵追求和纯洁精神。土生土长的西吉作家的写作一直没有脱离自己所熟悉的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常常被乡村生活散发出来的温暖和善良打动,情不自禁地写作表达,把西吉带给更多的人去认识。

郭文斌用12年时间写作长篇小说《农历》,他深有体会地说:“西吉这片黄天厚土,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给了我创作灵感,我每写到一个人物,我的内心都充满着温暖。”

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如何进行文学表达呢?西吉作家群有乡土生活的优势,有贴近生活的行动。“扑下身子,尽可能地到乡村生活里面去,到生活现场去,进行生活素材的挖掘、搜集和采访。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构思,写出反映乡土题材的作品。”作家马金莲说。

10年来,在西吉大地上先后涌现出了郭文斌、马金莲、了一容、火会亮、牛学智、火仲舫、单永珍等一批实力派作家。郭文斌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提名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马金莲先后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和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形成了以李继林、李义、樊文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西吉文学主力军,他们的作品屡屡跻身中国文学大刊,彰显着不俗的文学实力和创作实绩。

“当我看着一面墙的获奖证书,看到宁夏作协有这么一个县,有这么多的骨干作者,有规模性的群众性的文学气氛和风尚,我特别欣慰。”西吉文学馆的奖状墙震撼了郭文斌。

“有个词叫贫不薄文,意思是虽然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但是并不意味着在文化方面落后。”年12月22日,在中国首个“文学之乡”(西吉)命名10周年座谈会上,甘肃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青山说,西吉县这么一个相对经济落后的县城,却有18名中国作协会员,有69名省作协会员,有80多人出版的作品集,有多人频繁地在省一级刊物上亮相发表作品,这在西北很罕见。

甘肃省作协理事、兰州作协主席习习认为,是这些优秀作家构成了西吉县文学征候。“我所说的文学坐标,是人的精神上的内在的坐标,由这个坐标又可以引申到一个地理坐标。那么当我们讨论西吉时,就会想到它是中国的首个文学之乡,这个名称把西吉擦得亮闪闪。”

3新苗是西吉文学的未来

“下一步,中国首个‘文学之乡’怎么走?”

“10年后,我们谈论西吉文学时该谈论什么?”

有人曾这样叩问西吉文学的未来。

在中国首个“文学之乡”命名10周年系列活动表彰中,10名学生被授予“文学新苗奖”。这一奖项,让人看到了西吉文学未来欣欣向荣、百花满园。

“给10名学生颁发新苗奖,是激励,是在培育后来者。西吉县委、县政府的眼光是长远的,具有前瞻性。”中国作协原创联部副主任、中华文学基金会原监事夏申江点赞说。

“出作品,出人才”,一直是西吉县发展文学事业坚持的原则。

西吉文学开辟了“内”“外”循环圈,推精品、促交流,提质量、育新人。

内循环,即坚持本土成名作者与初学者两大阵营,老中青三代之间的交流,并定期不定期地以“文学沙龙”、作品赏读、读书会等方式促进本土成名作者与初学者之间,不同年龄段作者之间的交流学习。

外循环,就是加强本土作者与兄弟市县作者之间的交流。自年开始,在《葫芦河》开设了“六盘霞蔚”栏目,专门刊发外地优秀来稿,供本土作者学习。并在《朔方》《黄河文学》等报刊上编发“西吉文学小辑”,扩大交流合作成效,在全区乃至全国引起了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