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同心县绿色银行里采摘火红光阴

7月5日,在同心县河西镇同德村润德庄园万亩枸杞种植基地,红彤彤的枸杞在绿树丛中,像极了一颗颗红宝石。放眼望去,枸杞地里人头攒动,一派忙碌景象。

不远处,一张桌子前放着一台秤,农民们提着刚采摘下来的新鲜红枸杞,排队等待过秤。在这里,每采摘一斤枸杞,农户可以领取1.7元。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7年间,曾经“风吹石头跑,春夏无绿草”的戈壁荒滩,建起了万亩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原生态富硒枸杞基地,年平均处理枸杞鲜果1.5万吨以上。润德集团总经理郭嘉算了一笔账:“公司全年累计用工22万人次,劳务费用超过支出万元。公司所用务工人员均来自同德村村民,直接增加就业人,直接受益户,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元,农民户均收入超过3万元,比移民前收入提高了4倍。”

马巧玲今年13岁,当天是周末,她早上6点多便与家人来到枸杞园参与采摘。“我一天可以赚70多元。”马巧玲告诉我们,每年一到暑假,她都会来庄园做零工,赚的钱都用来补贴家用和购买学习用品。

马生龙是同德村一名“老牌”劳务经济人,以前每年都要组织老百姓外出务工。如今,枸杞基地建在了家门口,他也“收了心”,负责亩枸杞地的管理工作。“以前外出打工,一天挣个多元,遇到黑心老板,工资有可能都凉了。如今,家门口随随便便一天都能挣元到元。”马生龙说,“只要肯下苦,咱就能过上红火日子。”

来到河西镇菊花台庄园枸杞种植基地,村民们穿梭其间,采摘枸杞,享受丰收的喜悦。

菊花台村的丁晓花是基地的“多面手”,不仅田间管理、采摘是强项,搞养殖也有“两把刷子”,一年下来,收入可达10余万元。她不仅将村里的房屋重新翻建,还在县城住上了楼房。“过去靠天吃饭,现在把家里的70多亩地以每亩元的价格一次性流转,到这里打工,挣的都是现钱。”

“我们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菊花台村和旱天岭村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及周边移民群众脱贫致富,鼓起了百姓的钱袋子。”宁夏菊花台庄园枸杞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民说。

近年来,同心县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群众参与的方式大力发展移民后续产业,先后引进润德、菊花台、德谷、盛坤等有机枸杞种植、深加工企业,先后打造了润德庄园等四大枸杞种植基地。在枸杞采摘高峰期,近万人参与枸杞采摘,全年劳务费用支出2.8亿元左右,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元以上,14万亩枸杞成为同心群众稳定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记者:谷刚

编辑:强欣

审校:马宝勤

终审:张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24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