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走出康庄大道

永宁县闽宁镇园艺村设施农业。医院派医院任院长的黄香莲(左二)传帮带本地医务人员。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团结村帮扶车间里,妇女们正在加工服装。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闽宁镇宏图又起作为闽宁镇第一批移民,69岁的谢兴昌见证了闽宁镇从“干沙滩”到“金沙滩”的蜕变,并在闽宁镇新区兴建了一座“山海小院”。谢兴昌的经历,也是生活在闽宁镇的移民们致富奔小康的缩影。28年过去了,闽宁镇由当年“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沙粒跑”的戈壁荒滩,发展成为拥有6.6万人口的繁华城镇;人均年收入从过去的元增长至现在的1.78万元,增幅近35倍……如今,“金沙滩”上“长出”一座现代化工业园区——闽宁产业园。这是由福建省厦门市思明、湖里两区与永宁县三方共建的产业园区,重点发展葡萄酒及其延伸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力争再用两到三年时间,把闽宁产业园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现代化综合产业园区。”宁夏闽宁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圣谕表示,有闽宁协作大力支持,在建的闽宁产业园前景可期。在闽籍企业——富贵兰捷能通健康科技(宁夏)有限公司车间主任郝艳红告诉记者,目前几十名工友正在福建老师陈文添的指导下试生产,转正后个人基础月工资将达到元。郝艳红是闽宁镇的移民群众,每天开车上下班,一趟只用十几分钟,挣钱顾家两不误。“我家搬到闽宁镇11年了,两个孩子都在这里上学,今年老大刚刚参加完高考,希望能考上一个好大学。”郝艳红说。闽宁镇园艺村利用闽宁协作资金,兴建了栋大棚,放手让移民群众发展设施农业。去年,村民张国顺试着承包了1栋大棚,就尝到了甜头:纯收入2万多元。今年,他承包了3栋,种的是高价的水果西红柿。“我是脱贫户,每栋棚还享受元承包补贴,相当于只掏了一半承包费,划算得很。”张国顺说。园艺村村委会主任王森林说,年,全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余元,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红寺堡再谋幸福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这里会聚着23.5万宁南山区移民,脱贫后成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也是闽宁协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2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