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盼头到有干劲村民日子大变样只
原标题:让检徽闪耀在脱贫攻坚的最前线——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驻村扶贫队的扶贫故事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对宁夏决胜决战脱贫攻坚作出新指示,也为全区检察机关精准服务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号令一出,动若风发。近年来,宁夏检察机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履行检察职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这当中的缩影之一,便是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持续开展的包点扶贫工作。年以来,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先后选派12名干部进驻包点扶贫村——西吉县王河村、同心县罗台村,奋战脱贫攻坚最前线。几年来,怀抱情怀、敢于担当的驻村扶贫干部们做出了哪些成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新打算?沿着他们的扶贫足迹,一起走近宁夏检察机关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驻西吉县王河村第一书记蒋爱珺走访入户“三粉”变成“金产业”6月1日,宁夏西吉县王河村的“三粉”加工车间正式开工生产了。一筐筐倒入机器的土豆,将在这里成为带着王河村集体致富的“金产业”。“我们的‘三粉’加工,依托现有稳定客户,一年收入大概余万元,解决村民就业人。”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驻王河村第一书记蒋爱珺笑着说。王河村加工的手工马铃薯粉条在当地早已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产品,一座座设在村民家的加工作坊,更是他们脱贫致富的“聚宝盆”。但这种各自为阵的“散户”加工方式,无法使当地“三粉”产业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在带动全村脱贫致富方面显得有些“马力”不足。“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时,指出的这条根本之路为驻村扶贫干部开展工作指明了出路。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驻西吉县王河村第一书记蒋爱珺与兴隆镇党委书记穆夙走访养殖农户年1月,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驻村扶贫队一进驻王河村,就盯上了让“三粉”加工化零为整,扩大产业的扶贫方针。“我们一方面通过扶持致富带头人,扩大生产效应,增加就业岗位,一方面依托扶贫政策,加快促进建立扶贫车间,发展村集体经济。”蒋爱珺说到。不久前她才刚帮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古海银申请到20万元的创业贴息款,这些钱将全部用于其所有的“三粉”加工厂扩大生产,每年可带来80万元效益,解决村就业岗位8个。同时,王河村的扶贫车间一启用,已吸纳了多个“三粉”加工合作社入股,辐射周边多个村庄,有3个村分别注入资金20万。与王河村长期建立闽宁合作的福建合作方,更是一次性注入资金万元。“扶贫车间凝聚着我们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几任扶贫干部的心血,也是我们在这里的最大收获。”蒋爱珺说到。生产车间、充足资金、再加畅通的销售渠道保障,王河村已逐步形成集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三粉”产业链。群众的好日子也像运作的车间一样加速向前,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元。“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三粉’销售渠道,提升王河村特色产业影响力。”蒋爱珺说。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驻同心县王团镇罗台村工作队联系社会公益团体慰问罗台村小学从“没盼头”到“有干劲”“两年前,我还住土坯房哩!日子哪有什么盼头。”宁夏同心县王团镇罗台村村民马万红说到,他家新盖的房子干净整洁,院落整齐。罗台村地处山区,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经济落后,年前村民人均收入不到元。全村共有89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人,马万红家就是其中一户。“日子不一样啦!”马万红笑着说:“在驻村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我了解了扶贫政策,盖了新房,又通过贷款养了30只羊,种了30亩地的小杂粮和苜蓿,平时打点零工,家里人均年收入有元,日子过得干劲十足。”年5月,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张鹏到罗台村接任驻村第一书记兼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件事就是进村入户,与老乡拉家常,摸排情况,理清工作思路,与村两委研究帮扶计划,制定脱贫目标。“养殖是罗台村的传统产业,但没有资金支撑,又缺乏专业技术指导,全村牛、羊数量不过来只,养殖形成不了规模,为了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效益,我们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村民解决难题。”张鹏说。几年来,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密切配合,认真落实相关扶贫政策,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组织村民参加各类技术培训10余次,培训人员余人。与宁夏银行同心支行对接,向村民贴息贷款万元,新增产品种牛余头,羊余只,全村现有品种牛余头,羊2多只。年完成繁殖母牛补贴31头,补贴资金3.1万元。协调中核集团投入资金34.8万元,每年为29户建档立卡户每户帮扶生态散养鸡只,仅此一项每人每年增加收入0元。认真实施壮大集体经济项目,与同心县龙头企业合作,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年底,罗台村已实现全村脱贫。变化悄然发生,却翻天覆地。“我家以前只有两头牛,赶上党的脱贫政策,现在自家养殖品种牛40余头,每年出栏10余头。”村民马耀奎说。短短3年,他从村里的建档立卡户成了全村的致富带头人。“种植结构单一,养殖业效益发挥不全,个别农户思想仍需持续教育引导。”谈起当前工作中的问题,张鹏毫不避讳的给自己挑刺。“下一步,我们将立足罗台村实际,增强造血功能,积极发展村集体合作社,持续壮大脱贫富民产业,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强化对脱贫农户的政策宣传,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脱真贫、真脱贫、稳脱贫。”(文单曦玺)
上一篇文章: 聚焦宁夏四大提升行动中卫市产业兴旺鼓 下一篇文章: 宁夏同心国土绿化九项行动筑牢生态屏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