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碗底刻字到精致摆盘中国人饭碗的七十年变
景德镇纯手工制作的江南水乡系列餐具。新华社银川9月19日电(记者艾福梅沈洋)62岁的马生林还记得小时候不小心打碎老式黑碗后,有一段时间只能等哥哥姐姐吃完饭后才轮上他吃。“家里的碗都是有数的,碎了就没了!”这位出生于中国最贫困地区之一宁夏西海固的农民告诉记者,后来他运气好,在路边捡到五毛钱,给自己买了一个新碗。马生林说,那时候因为每家每户碗盘数量有限,一旦遇上婚丧嫁娶,都要从邻居家借,因此,村里人为了以示区分,常常在自家所有碗底刻字。他家的碗也刻了一个字,但时过境迁,早已忘了具体是哪个字。一百姓家中至今仍在使用的刻字的盘。“我们当地讲究‘借来的东西不能空’,所以还碗时常常放点油香、馓子或牛羊肉,借碗的主人家也高兴着呢。”他说。马生林家位于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红羊乡红羊村,因干旱少雨、山大沟深,这里的人曾饱受贫困的磋磨。在中国年开始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时,红羊村户人中有户人被核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马生林一家也在其中。这几年来,通过扩大马铃薯、秋杂粮种植面积,增加养羊存栏量以及发展劳务输出等,红羊村村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升,目前全村贫困发生率仅1.6%。马生林家也实现了脱贫。“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碗盘都是几十个几十个地买,不同的菜要装在不同的碗盘里。”马生林还开玩笑说,小孙女再也不用担心打碎碗没碗吃饭了。“民以食为天”,承载着百姓饮食文化的餐具之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种折射。与马生林满足于有碗吃饭不同,出生于宁夏银川的“80后”城市女孩宋小双对精美的碗盘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饭菜不仅要色香味俱全,还要摆盘漂亮,色彩搭配讲究。这个漂亮的盘子是宋小双七夕送给自己的礼物,简单食物、简单摆盘,吃出的却是不一样的感觉。“我妈说我从小就爱在碗堆里玩,后来学了画画,对美的要求就更高了。”宋小双告诉记者,上大学时去食堂吃饭,自己都会拿多个碗分开打不同的菜,然后摆整齐再开吃。等到工作后经济独立,宋小双把自己的爱好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有一年,她和老公在北京逛宜家,一口气买了二十多个碗、盘、杯子。为了不摔坏心爱之物,她自己打包并用蛇皮袋装好,从北京一路背回了宁夏。宋小双购买的部分碗盘。长辈们理解不了她的“癖好”,甚至埋怨她“买的碗和碟子摞不到一起,橱柜里都不好装”。然而,宋小双却觉得“生活不只是吃饱喝足穿暖就好,还需要一种情调”。“哪怕只是方便面,在自己喜欢的碟子、叉子和勺子的精心点缀下,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看着精致、吃起来可口、心情也好很多。”她说。望龙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望龙明显感受到了中国餐具市场正在发生的巨变。地处拥有千年制瓷历史的景德镇,该公司一直以餐具为主打产品。“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餐具已经从功能层面上升到精神需求。”余望龙说,人们说的色香味俱全不仅仅指食物,也是对餐具形色的要求,不同的心情、与不同人群进餐,都会精心选择餐具的器形、花色,让餐具和用餐氛围相适应。景德镇纯手工制作的海上花系列餐具。在这位年近五旬的商人印象中,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对餐具的要求千篇一律,绝大部分的碗口都是圆形的,一种花色打天下,好几年都不变。“随着3D打印技术在陶瓷产业的应用,餐具的器形非常多元,甚至可以做到私人订制;釉色也不再一成不变,增加时尚元素、现代设计,才能博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余望龙说。而更精致的消费者崇尚手工技艺制作出的个性化产品。例如,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过去利用坯房里的边角料制作成的“渣胎碗”,如今作为旅游产品恢复生产之后,市场反响远超预期。记者在景德镇看到,一些手工制作的高端碗售价往往数百元,一套三口之家用的餐具动辄数千元。但作坊主坦言并不缺少买家,“能读懂陶瓷文化和内涵的群体在扩大”。(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文章: 肉牛选美1新华社图片 下一篇文章: 何文花轮椅上编织幸福人生4新华社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