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年必有大震,是危言耸听还是科学

北京手足癣最好的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44.html
导语:“大旱之年必有大震”,“旱震理论”到底有多准?是如何根据大旱来预测地震的呢?“大旱之年必有大震”,这句话咋一看有点像俗语或农谚,其实不是,也不是什么预言,而是著名地震科学家耿庆国在年提出的“旱震理论”。既然是理论,肯定会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他认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也就是说,干旱面积越大,震级越高,并且,地震爆发时间距离干旱期越久。他认为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这个理论有两点作为支撑,一个是地热成因说,一个是云室效应成因说。这个理论可不可信,作为非专业者来说,很难去判断,作为个人来看,还是有一定道理在里面的。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旱震理论”是大震之前必有大旱,而不是大旱之后一定大震,这个顺序别搞混了,不然很容易理解成大旱之后一定有大地震。当然,我们还是要警惕,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其实,对于地震来说是很难去预测的,但是,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在预测地震,还真有预测成功的时候。例如,在《国语》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川竭,山必崩……”。意思是说,伯阳父早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江河都干涸的时候,一定会发生地震。当年泾水、渭水、洛水都干了,于是周幽王二年就发生了岐山大地震。当然,这可能只是一种巧合而已,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作为支撑。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按现在的科学,这么多国家的科学家都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何况古时候的人了,只不过是一种概率上的事而已。历史上有记载的比较大的地震是发生在年(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期间),是一次比较罕见的大地震。不是说级别最大,而受到的损失是非常大的,并且,还次地震发生在寒冷冬天的晚上,伤亡和损失惨重!在《明史》上有这样一段描述,现在来看,还是能够感觉到当时状况是非常惨烈的。是这样描述的:“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意思是说,这次地震死亡人数达到83万人之多。据一些史书记载,这次因地震而受伤的无家可归的人更是不计其数,涉及地区多达个县,震中区更是达到平方公里,受灾面积之广是非常罕见的。而且地震后余震整整持续了3年,一直到第5年才开始慢慢平息下来。接下来,我们来具体说一下,“旱震理论”的两个支撑,看看有没有一定的道理!一、先说一下“地热成因说”这部分我不是专业人士,说的可能更白话直接一些,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帮我补充一下。所谓的“地热成因说”,是指在地震之前岩浆旋泉,这样会把温度非常高的岩浆从“下地幔”或“外核”传输到“上地幔”。这样一来,就会在该地区形成一定面积的岩浆洞,就会把热量从地表扩散到空气种。并且,在将该区域地下水蒸发的同时,使该地区温度升高,空气上升阻碍高空中冷暖气流交汇,水分大量蒸发掉了,又无法形成降雨,使该地区出现干旱少雨的情况。干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按“旱震理论”来看,地下还藏着更大的危机,并向我们靠近。威力更大的岩浆旋泉将地壳顶破引发地震,造成地面上部灾害,给人们带来损失。这就是地震之前,通常会出现干旱的原因之一。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地震形成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并不像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二、再来看一下“云室效应成因说”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在正常情况下,氡气会通过地壳断层的缝隙从地面释放到空气中,而这些氡气正是形成降雨的雨核。另外,在地震发生之前,地壳板块的运动会造成该地区“地应力”的累积,并缓慢挤压和填充地壳断层的缝隙。而这些裂缝被压紧和充填后,缝隙没有了,氡气就无法再释放到空气中,无法形成大量降雨。这样一来,该地区就会干旱少雨。而在地震将要发生时,地应力和板块的挤压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使得该地区地壳断层部分又出现新的裂缝,使得之前聚集在地下无法释放出来的氡气集中向空气中释放,会在该区域上空形成地震云,而当地震发生后,地壳断层被冲破,使得断层构造完全放开,使得之前累积的氡气完全放开,在该地区形成震后云和震后暴雨。以上的两种说法就是“旱震理论”的两个支撑,我们简单作为了解就行,没有必要弄得那么明白。今年咱们国家长江流域和四川、新疆等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干旱,会不会发生地震,谁也无法直接判断。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旱震理论”是大震之前必有大旱,而不是大旱之后一定大震。咱们国家历史上有哪些大的地震呢?年宁夏海原县8.5级地震;年的甘肃古浪8级地震;年辽宁7.3级的地震;年邢台6.8级地震;年唐山7.8级地震;年汶川8.0级大地震。写到最后: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每次地震都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和死亡。希望对地震研究的脚步能够再快一些,让人们能够在灾难来临之前有充足的时间做一些防范措施,减少损失。全文完,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39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