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宁夏四大提升行动中卫市产业兴旺鼓

宁夏中卫市农民增收致富提升行动,指向明确,收获殷实。农业农村工作,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如今,宁夏中卫市农民最大的感受,就是腰包鼓起来了。年上半年,中卫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12%,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个百分点。产业兴,百业旺。海原县曹洼乡脱烈村村民郑山信依靠养牛打了一记漂亮的“翻身仗”。年,郑山信还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全县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的背景下,他依托华润“基础母牛银行”,先后赊购了3头基础母牛。经过6年的发展,他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成了村里的脱贫致富示范户。郑山信只是海原县农民依靠养牛致富的受益者之一。近年来,海原县把肉牛产业作为全县的“一号工程”来抓,全力促进肉牛产业“提质、扩量、增效”高质量发展,依托“基础母牛银行”模式,向1万余户农户赊销基础母牛3万多头。全县培育规模牛场、肉牛养殖合作社等家,养殖户2.7万余户,基础母牛存栏达到8万余头。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产业,只有产业先行才能为乡村发展蓄势赋能。年,中卫市不断扩大标准化养殖规模,光明乳业全产业链、伊利2.5万头奶牛养殖场、华润6万头高端肉牛精深加工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这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对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沙坡头区迎水桥镇何滩村村民正享受着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福利。何滩村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从以前的“空巢村”变成如今的“凤巢村”,原来的农业村成为人气爆棚的“网红村”。何滩村依托村庄区位优势,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上旅游钱,吃上“致富饭”。何滩村争取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万元,建设休闲观光采摘园1处,建成第三代日光采摘温室大棚20座,并依托“电商+营销”模式,打造产销一体化发展链条,带动多人就业,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9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年何滩村盘活闲置土地和农房,打造“原舍依田”自然庄园,自年5月份运营以来,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创收30万余元。以党史知识、乡村振兴等为主题打造“网红墙”,绘制了3D彩绘画余幅,吸引游客和市民前来打卡,大大提升了何滩村的知名度。近年来,中卫市坚持把融合发展作为群众增收新的增长极,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分别培育认定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99家;培育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全国四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3家,累计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家庭农(牧)场等经营主体1.5万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个,使农业成为旅游对象和旅游产品,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绿色是农业现代化的基色和底色。近日,记者走进沙坡头区永康镇永乐村,一个个红了“脸”的苹果挂满枝头,田间地头处处可见采摘、分拣、装箱的村民。“富硒苹果,又香又甜,你们尝尝!”村民黄永安的苹果增产,得益于高标准苹果基地示范园。“家里种着8亩果园,预计毛收入4万元。”黄永安说。在沙坡头区兴仁镇西里村村民黄彦明的抖音直播间里,黄彦明正在介绍他的富硒枸杞:“这是一款可以当零食吃的枸杞,它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1、硒元素……”黄彦明说,虽然他刚做直播不久,但他今年的枸杞品质高、口感好,回头客多,销量不错。枸杞的品质缘何大大提升了?这还得从他家的枸杞地被纳入中卫市富硒枸杞标准化种植基地说起。“何时剪枝,何时施肥,施肥多少,都按照标准来,不仅提高了产量,还增加了收益,今年我种的亩枸杞比去年增加近10万元的收入。”谈及效益,黄彦明笑得合不拢嘴。黄彦明的高收益,得益于富硒种植基地。近年来,为了助力农民增收,中卫市坚持“绿色兴农”,大力实施“三品一标”工程,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6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8个、农业农村部蔬菜标准园8个,打造富硒产业示范园12个、富硒蔬菜产业示范园3个,累计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各类特色农业品牌92个。产业赋能,群众增收摸得着,产业融合发展,农民生活过得好,生态优先,中卫市的为民之路看得见。产业兴,百姓富,如今的中卫市农村,向着富裕、幸福、美丽生活奋斗的景象随处可见。(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胡冬梅摄影孙迎春)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28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