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28年,见证贫困地标脱贫一位
年,梅丽莎史密斯从美国首次来到位于中国西北的宁夏,就此与世界知名的“贫困地标”西海固结缘。西海固是宁夏中南部9个深度贫困县区的概称,这里自然环境恶劣,曾被外国专家认为是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一度是这里的常态。
年,她从美国博士毕业后再度返回宁夏大学任教。把宁夏视为第二故乡的她,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史梅淳。作为教育学博士,史梅淳深知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教育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最好出路。年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她每年都要多次到西海固乡村学校送书送教,还常自掏腰包资助家庭贫困的孩子。
年11月16日,西海固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算起来,距离史梅淳第一次踏足西海固已经过去了整整28年。同西海固的28年不解之缘,让史梅淳见证了中国偏远山乡摆脱贫困的沧桑巨变。
“他们的善良让我感动”
史梅淳至今仍保留着最初到西海固时拍摄的一张老照片:雨雪过后,主街道因是土路而略显泥泞,少数几个人或步行或骑车,有的还好奇地望向镜头方向,街道两边大多是低矮的砖房,楼房最高只有三层。
史梅淳初到宁夏时拍摄的固原市照片(受访者供图)
如果不是她提醒,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这张反映“普通小镇”生活的老照片,记录的竟是当年宁夏西海固核心区的固原市主城区。
年,史梅淳因工作需要来到银川市从事英语教师培训,后留任宁夏大学做了两年多外教。
第一次来宁夏,史梅淳便先到了西海固。“那时的固原很小,即使在主干道也没有高楼大厦,只有土路和低矮简陋的房屋。因为缺乏与外界的联系,西海固人的世界很小。”史梅淳回忆说。
尽管条件很差,但西海固人的热情善良让史梅淳印象深刻。“他们日子很苦,但从不吝于向陌生人表达善意,他们愿意跟我分享最好的食物,他们的善良让我感动,更让我喜欢上了这片土地。”
回美国攻读完教育学博士后,年,她再度回到宁夏,并从此扎下根来。让史梅淳难忘的是西海固农村的孩子,他们被贫困折磨的模样,一直深深刻在她的心里。
“学生们吃得不好,大多只有两三身衣服,教室里生的是煤炉,白色的墙壁都被熏黑了。春季开学的时候,孩子们看起来又饿又冷,没有精神,有的学生视力不好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但家里没钱买眼镜。那个时候因为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孩子们比较自卑,一些孩子因为没见过外国人,跟我握手时整个身子都在发抖。”史梅淳说。
在宁夏扎根这十多年中,史梅淳每年都会到西海固开展送书送教活动,每次去她会待3天左右,给孩子们捐赠书籍,教他们学英语。
“缺水的日子一去不返”
仅仅就在几年之前,史梅淳到西海固乡村学校时,当地接待她的老师还会提前备好瓶装饮用水,因为怕她喝了当地的井水、窖水拉肚子。
被誉为生命之源的水,在西海固倍显珍贵与沉重。水,也让史梅淳对西海固的贫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接待她的老师告诉她:西海固人用水,其精贵曾堪比炒菜用的油。以前在西海固,几乎家家都有两样“宝贝”:水窖和驴。水窖用来收集雨水,而驴则用来耕地和到远处拉水。因为淡水宝贵,西海固人将其称为“甜水”。
史梅淳前几次到西海固的农村学校,老师们带她看的“水井”,其实就是水窖,里面存储着雨水或从远处拉来的“甜水”。史梅淳说:“那时他们的生活比较难,或大人或小孩,每家每天都要派一个人专门去挑水。”
没经过缺水的苦,很难理解那一汪清水的甜。如今,西海固缺水的日子终于一去不返,据宁夏乡村振兴局介绍,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脱贫地区普及率达到99%。
“现在到学生家里家访,女主人会给我沏上一杯甘甜可口的热茶,泡茶的水是通到厨房的自来水。”史梅淳说。
在相桐村遇到的一名农村妇女让史梅淳印象深刻:尽管她不怎么识字,但她的3个孩子都在上学,其中一个在宁夏首府银川市上高三,很有希望考大学。史梅淳发现,在西海固的农村,不少母亲都识字不多,但她们心甘情愿付出更多,只为把孩子送到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进而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西海固变得靓丽多彩
今年初,史梅淳来到海原县树台乡相桐村参加送书送教活动。站在村小学后面的山坡上,脑海中浮现出20多年前的景象,史梅淳深受触动:全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砖瓦房,远远看去,红色、蓝色的屋顶在冬季显得富有活力。
现今固原市风貌(资料图片)
“最早来西海固时,只有满眼的土色。近几年,西海固孩子们衣服的色彩比以前丰富多了,教室成了全村最好的房子,课堂的墙上挂着很多彩色的装饰,通上了暖气,还连上互联网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史梅淳说,她以前去学生家,发现颜色主要是土坯的黄色,火炉熏的黑色,现在学生家里有漂亮的生活用品、各种家电,不少家庭还铺上了地砖。
中国政府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实施的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午餐”等已在西海固推行了近10年,史梅淳亲眼见证了它带来的变化。
史梅淳说,学校会给孩子们免费提供午饭,每天一个鸡蛋,有时候孩子都吃不完。她听老师说孩子们现在还能有家里给的一些零花钱,可以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在史梅淳看来,除了身体更壮实外,更重要的改变是,西海固农村孩子的机会比以前多了很多。
“他们拥有了无限可能”
如今,史梅淳在西海固再也没有遇见过看到她还会发抖的孩子,她觉得孩子们“见得多了,更自信了”。
“记得10多年前,我曾试着让孩子们参与活动,但他们大多面无表情,只是坐着,很难互动。”史梅淳回忆说。
现在西海固的孩子们一扫贫困带来的阴霾,脸上有了更多笑容。通过互联网,孩子们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见到史梅淳不仅不紧张,有时还会主动用英语打招呼。
西海固孩子们的变化,源自内心。去年11月16日脱贫的宁夏固原市西吉县,是西海固最后一个脱贫县。今年初,一个关于西吉县马建乡大坪小学学生铁嘉欣的微笑视频在网络走红,这条不足10秒的视频中,铁嘉欣淳朴的笑脸、清澈的眼神,犹如一汪清泉直抵人心。铁嘉欣等西海固孩子们的笑脸,正成为撕去贫困标签的西海固的新代言。
“自首次踏入西海固至今已有28年,您觉得西海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采访临近结束,记者问。
思考片刻,史梅淳说:“当时觉得这里每个人的世界都很小,现在,感觉每个人的世界都非常大,他们拥有了无限可能。”
来源:参考消息(记者王磊何晨阳许晋豫刘海)
原标题:《结缘28年,见证“贫困地标”脱贫——一位美国人眼中的西海固之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