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协作奇迹郑永璘同心同向,彼乡吾乡
福建省第11批援宁工作队队员,现挂职同心县,任县委常委、副县长
郑永璘,福建省第11批援宁干部。
两年来,从东部到西部,从福建省永春县到宁夏同心县,郑永璘谋划实施了62个闽宁协作项目,累计争取资金过亿元,惠及群众6.5万人。特别是,把产业扶贫作为闽宁协作帮扶的治本之策,先后引进闽宁绿丰农业、福建来三斤等10多家企业,累计投入资金12.17亿元,带动群众发展特色养殖、菌菇种植、香料生产等产业,让群众在家有产业、出门有就业,让农产品在家能加工、出门有市场,让贫瘠的黄土“流金淌银”。
同心县是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也是自治区确定的“五县一片区”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重、压力大。
年初,郑永璘第一次踏入同心县。顾不上左腿伤病,他马不停蹄奔赴乡镇、进村入户,利用半年时间走遍了全县12个乡镇、个行政村。到贫困群众家中,到田间地头,了解县情,熟悉乡情,体察民情,与干部群众交流致富经验、脱贫思路,与农民工话扶贫就业、生产需求。
详尽的田野调查,成为他熟悉乡情、体恤民情、问诊把脉、精准扶贫的重要开端。他在调查中意识到,同心县受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基础弱,产业单一,脱贫难度大。要想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就得从产业发展入手,形成产业链,增强贫困地区的产业带动力。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永春,来到十年九旱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郑永璘不仅争取来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确立发展思路,认准坚持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着力在扶贫产业培育上下功夫。
在了解到当地群众有过种蘑菇但失败的经历,郑永璘数次造访福建省科技特派员曾仲明,促成他到同心投资成立了宁夏闽宁绿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的生产模式,让农户参与到企业实际生产当中来,构建起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了贫困户有生产场所、生产设施、生产物资,产品有销路。今年预计以60万棒平菇、50万棒香菇带动80户农户发展种植,每户农户可实现净收入1万元以上。
永春有“中国香都”美称,香产业技术成熟、市场稳定。在同心工作期间,郑永璘引来闽商张连兴在同心投资成立了宁夏闽兴香业、宁夏闽台香业、宁夏三发香业3家公司,投资万元购置10条全自动制香生产线、一套自动一体化烘干设备,并于今年1月正式投产,带动贫困人口多人,也填补了西北香产业的空白。
项目一个个落地,郑永璘依旧忙碌着。九牧石膏产业园、迎福牛羊肉深加工、夏影文化电影院综合项目等有望近期落地投产……
公里的距离挡不住协作之路。郑永璘扎实践行“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闽宁协作理念,他说:“同心县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团结一心,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战天斗地、吃苦肯干、不畏艰难的精神感动着我,也激励着我,同心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身为一名扶贫干部,为群众栽下‘摇钱树’,帮群众拔去‘穷根子’,我责无旁贷。”(左文婷)
来源:《中国扶贫》年18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