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海原念好山字经,做活林文章
荒山绿起来、生态好起来、人民富起来,这是所有海原人长久的梦想和目标。站在中卫市海原县马万山上眺望海原的山川峻岭,山峦叠翠、绿水清澈……
近年来,海原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闯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富民新路。
望着田拐村北面山坡上一万亩绿意盎然的红梅杏林,史店乡田拐村党支部书记杨彦俊满怀希望地说:“这片红梅杏林于年由5家招标企业开始种植管理,如今全部返还给农户进行种植管理,年进入盛果期,亩产值达1万元。我们村将利用红梅杏春天开花、夏天结果、秋天红叶的特点,来打造田园观光乡村旅游,开设农家乐,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
史店乡田拐村是海原县的后花园,地域面积达25.8平方公里。近年来,田拐村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成功打造了田拐村万亩红梅杏种植基地,年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已实现脱贫销号。过去的田拐村,荒山野岭、土坯房、烂土路;如今,青山绿水、白砖红瓦、硬化路。见证了这一切变化的村民田成顺说:“现在的生活比原来好太多了,我原来在外地做生意,这几年见到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北边的山上打造了万亩红梅杏基地,每年都有游客来旅游。所以我就回到家乡开了农家乐,到目前为止,农家乐最多同时可容纳人就餐。”
自全区“四权”改革推进会召开以来,海原县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议,对“四权”改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目前,已编制完成了《海原县山林地资源划界与权属调查登记实施方案》《海原县山林地资源划界与权属调查登记工作技术方案》。计划年底厘清林地、湿地、草地等山林资源地类和界线,分类解决生态移民迁出区山林地权属,推进山林地不动产登记,实现林草资源应确尽确、应登尽登。
同时,海原县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建设标准化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0万亩,实现产值1.93亿元,通过典型示范,推广实用先进技术和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发展林下经济,逐步形成引黄灌区林果化、中部地区各种模式多元化、南部山区林下种植集约化的发展格局,实现林下经济产值和农民林业综合收入增长,现代林业建设与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前已建设县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个,利用林地面积亩。
海原县副县长强斌介绍,海原县山林权改革的核心就是坚持市场的问题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放活林地经营权、保障林业收益权,以市场化改革促进规模化经营,培育绿化主体、增加绿化投入、提高绿化效益、加快绿化步伐,实现农民增收、林业增效、国土增绿,以山林‘三权分置’改革为龙头,使经营权具备流转、融资、合作等权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林业建设中,使林农手中的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胡冬梅摄影李洋马彦军)
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