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祭百年震柳梁衡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ivk_sa=1023197a
上一篇文章: 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祭地动后记石 下一篇文章: JGRSolidEarth特刊海原
文图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心的岁月”微刊刊头题字为书法家李皓。
(转自海原网)黄怡林,网名垂柳。银川市退休干部。热爱语言表演艺术。曾为外国电影电视剧、国内动画片配音;饰演电影、广播剧、电视栏目剧、微电影等角色;多次荣获银川市、自治区和全国各种朗诵大赛一等奖及其他奖项,全民阅读优秀推广人。现任宁夏朗诵艺术学会副主席;银川市朗诵与读书协会主席;怡苑雅韵发起人。百年震柳(节选,朗诵文本)
作者:梁衡 朗诵:垂柳
地震能摧毁一座山,却不能折断一株柳。远的没有记载,就说百年前的这一次,大地瞬间裂开一条二百三十七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马天堂摄,转自《宁夏法治报》)
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它身高膀阔,站在那里足有一座小楼那么大。枝叶茂盛繁密,纵横交错,遮住了半道山沟。脚下有一股清泉静静地淌过,浸润着这道沟。欲问百年事,深山访古柳。但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半个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已经有五百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四百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一百岁。(田玉珍摄,年,转自《宁夏法治报》)
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一根木头的断开是用锯子来锯,无论横、竖、斜,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你看,这一棵曾在明代拴过战马,清代为商旅送行,民国时相伴农夫耕作的德高望重的古柳,瞬间就被撕得纷纷扬扬,枝断叶残。(梁衡先生于震柳下的小憩遐思。年5月,梁衡先生从北京专程赴海原地震裂带哨马营访谒震柳。欲问百年事,深山访古柳。目触伤累情涌怀,大笔写就震柳篇。田玉珍摄,转自《宁夏法治报》)我想,那海原大地震,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二十八万人的生命,为什么单单留下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地震最常见的遗址是倒塌的房屋,错裂的山体和沉默的堰塞湖。但那都是些无生命之物,只能苦着脸向人们展示过去的灾难。而这株灾后之柳却不同,它是一个活着的生命,以过来人的身份向我们宣示,战胜灾难唯有坚守。一百年了,它仍站在这里,敞开胸怀袒露着伤痕;又举起双臂,摇动青枝。它在说:活着多么美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扼杀生命。地球还照样转动。(摄于年,转自宁夏法治报)
我出了沟口翻上山头,再回望那株百年震柳,已看不清它那被裂为两半的树身,只见一团浓浓的绿云。一百年前,在这里地震撕裂了一棵树;一百年后,这棵树化作一团绿色的云,缝合了地缝,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我知道县里已经建了地震博物馆,有文字,有图片,但是最生动的,莫如就在这里建一座“震柳人文森林公园”,再种它一沟的新柳。震柳不倒,精神绵长,塞上江南,绿风浩荡。这不只是一幅风景的画图,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一本历史教科书。梁衡百年震柳
1.“心的岁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