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谷崛起旅游镇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同心县兴隆乡有个黄谷村,村子占地约9万亩,常住的却只有9户人家。黄谷村有9道蜿蜒的山谷,合称黄谷川。过去,在这里干啥都不方便,村里人一户户搬到平展的庄子去了,老庄子变得越来越荒。眼下,黄谷村却很火,一年引来游客20多万人次。从破落荒村中瞅出商机的人叫杨鸿宇。他与黄古村签订29年租赁合同,租来近万亩村集体土地,每年光租金就要掏30多万元。这些年,杨鸿宇投进去万元,建起黄谷川健康运动特色小镇,打造出徒步、滑雪、汽车拉力等多个运动区域,开发民宿、生态采摘等多个旅游项目。眼下,杨鸿宇就在建5间民宿“标间”,地上统一铺的是石墨烯地板,还要在地板上装折叠桌椅床,喝茶、吃饭、住宿等都可以,全凭游客心思来改装。就这样,过去的荒山谷,现在还真有镇子的架势,越来越美气。运动者和旅游者频频打卡不说,还引来不少“原住民”。目前,黄谷川健康运动特色小镇有员工七八十人,不少还是搬出去的黄谷村人。两相对比,他们还是觉得回老庄子干更划算:管食宿,还不用上满勤,月收入元到元不等。最近天气越来越冷,杨鸿宇又张罗起他的冰雪生意,提前在黄谷川里造起雪来。他说,冬奥会就要来了,人们的冰雪热情会更高,要为元旦正式开业做足准备。滑雪场里,一个小伙子在忙前忙后调试“魔毯”却不声不响,被杨鸿宇夸“眼里有活儿”。走近打完照面,记者才发现他是个聋哑人。连打手势带翻译,知道他叫周建军,也是兴隆乡人,上班还没一周光景。“很多残疾人心灵也手巧,活儿干得比咱们都好。”最近,杨鸿宇又特意招募了名残疾人员工,培训他们扎扫帚。原料芨芨草,就是黄谷川长的。杨鸿宇充分利用黄谷川的原生态优势,种了糜子、西瓜、菊花等作物,除了为民宿提供食材,大部分都被高价“上市”,打的就是“绿色有机”牌。在黄谷川一座千吨通风储藏库里,晾着自产的杜仲茶、菊花茶,以及装袋进瓶的成品,价格都不便宜。就拿金丝皇菊来说吧,直接按朵卖,一袋只装一朵,能卖到10块钱。最近,黄谷川的大棚蔬菜也开始熟了,有奶油草莓、德乐斯西红柿等,都是从外面引进来的稀罕品种,走的也是绿色有机的路子。大棚管理员孙秀花说,工人们锄草,用的是“有机肥之王”蚯蚓肥,温度湿度都可控,种出的东西绿色又美味。摘1公斤奶油草莓,游客就要掏元钱。今年以来,黄谷川先后引进30位博士进行生态种植实践,一切食宿开销都是杨鸿宇掏钱。“在黄谷川,‘博士团’能出一个好点子,推广一项好技术,我都算赚了。”杨鸿宇能算清这笔账,他说还要拿出万元,建起博士工作站,引来更多人才为他所用。黄谷村的明天,更让人刮目相看。(记者杜晓星文/图)黄谷川的冰雪盛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51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