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不停步,宁夏同心县最大移民村的脱贫再

北京中科忽悠 http://m.39.net/pf/a_5154126.html

「本文来源:宁夏新闻网」

“雷利军又回来了!”今年5月,新一轮驻村工作队到任后,同心县河西镇同德村村民看到一个熟悉身影。

这一回,雷利军是以驻村第一书记身份来帮扶,图的是乡村振兴。上一回帮扶时,他还是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奔的是脱贫攻坚。 

同德村见证了雷利军的成长,雷利军也看见了同德村的变化。

同德村是“十二五”期间同心县建成的最大生态移民村,安置着县内3个乡镇11个村的名移民,大部分都是山区困难群众。

年4月入驻同德村第一天,雷利军半天都没找着要报到的村部。那时这里还很不起眼:土堆、草堆、粪堆到处都是,村部广场满地都是沙土,实在没个村部的样子。

走进办公室一看:墙上裸露着泥坯,门窗也都坏了,房顶烂得不像样子。住下后,雷利军才知道跑风漏雨是常事。

这支工作队首先收拾起村子的门脸。他们争取来余万元项目资金,完善村部基础设施:翻建了办公室,硬化了广场,修了凉亭和长廊,建了绿化带,旱厕改成水厕。

这一年,同德村还建起了占地平方米扶贫车间,引来服装加工企业入驻,让村上留守妇女有班上。

从年起,同德村逐渐驶入发展快车道,乡亲们忙着养牛羊,争着去打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年4月,雷利军完成为期一年的首轮帮扶,回到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两年后再来帮扶时,同德村已经脱了贫。

雷利军发现,过去帮扶的那些产业都还在,还越干越红火。

11月份以来,同德村扶贫车间名女工满员上岗不说,还天天加班到夜里。“订单不等人呐!”车间制衣负责人蒋国文说,员工们正在赶制一批校服。

三年来,这家制衣公司加工生产校服、工作服、夹克衫等多种服装,不光承揽国内业务,还进军到日韩等海外市场。

制衣工人罗兰就是同德村人,月工资能拿到三四千块钱。因为在家门口上班,她还能抽时间回家喂牛,接送孩子上下学,啥都不耽误。

对于这个脱贫后的移民村,同心县帮扶力度不减,新一任县委书记继续亲自包抓。

今年,县财政拿出近万元资金,打造小微公园、健康步道,硬化了巷道,建起了绿化带围墙。小微公园转一遭,“永远跟党走”几个大字很惹眼。

有各级党组织大力支持,雷利军发展的底气也更足了,也更敢往前闯了。

靠万元项目资金支持,雷利军主持拆掉了村农贸市场15间简易门面房,新建一溜儿砖瓦房出租,白墙灰瓦看着美气,里面也挺敞亮,还配套着上下水。

刚听到风声,同德村就有26人来抢租,门面房却只有13套。他们认准里面有赚头:同德村是个大村子,这些年乡亲们兜里也都有了钱,去年人均收入元,今年破万没问题。再说,村子有片万亩枸杞基地,每年6月到9月都有不少人来采摘,多时一天有0多人,都能带来消费。

雷利军也算了笔账:出租这些门面房,一年能给村集体创收6.5万元。

最近,投资余万元的同德村村集体养殖场建起来了,进牛的钱也通过驻村工作队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协调来了。

雷利军不想按土法养牛,他要和北京一家叫“真味牛”的专业育牛团队对接,以后让他们远程开好饲料配方,村上“按方”调配。“这样就能实现科学精准饲喂,不愁养不好牛。”(宁夏日报记者杜晓星文/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