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山水万程逐梦新征程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
隆冬的吴忠大地,到处生机盎然。
近日,太阳山开发区传来喜讯,自治区工信厅下发同意成立“宁夏氨氢产业联盟”批复,由宁夏电投太阳山能源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区内外氨氢产业企业、院校、科研院所,共同推动宁夏氨氢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吴忠太阳山开发区风能、光能资源丰富,装机容量也将在‘十四五’期间大规模发展。公司研究建设氢能源规模化应用示范项目,包括可再生能源大规模电解水制氢工厂、氢能源重卡运输、可再生能源制氢后合成氨(液氨)工厂。计划一期工程在年内完成投资2.18亿元,项目建成后以兆瓦光伏制氢计算,与空气中氮气分离合成氨可实现年产绿氨30万吨,年产值15亿元,同比煤制氢合成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万吨。”项目负责人朱学辉说。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山水万程,步履不停,吴忠市朝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行。
“今年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9%。”吴忠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转型——
战略定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吴忠仪表有限公司车间里,一台台无人驾驶的自动引导小车,准确无误地将装配零件送到装配机位进行组装。吴忠仪表在智能科技引领下,接连拿下十几项国际尖端技术,成为吴忠市加快调结构、主动转方式、大力增动能、积极促融合的重要力量。
宁夏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到处是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吴忠市依托宁夏伊利两百亿奶产业聚集区和夏进倍增计划,支持伊利、夏进、雪泉等乳品加工企业兼并重组和延伸产业链;支持开展乳制品创新研发,优化加工工艺和产品结构,发展适销对路的低温乳制品;支持和引导奶酪、黄油等干乳制品生产,鼓励使用生鲜乳生产灭菌乳、发酵乳、调制乳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乳制品。
“年,吴忠市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家。”吴忠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加快结构改造,引导低端低效产能退出;加快技术改造,实施青铜峡水泥节能环保绿色智能示范等重点技改项目25个,拉长产业链,推动电力、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加快绿色改造,创建绿色工厂2家;加快智能改造,推动工业十大行业数字化转型,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企业突破家,新增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4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支持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清洁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振兴——
系统思维描绘城乡美丽新图景
“今年产枸杞鲜果吨,总产值0万元。”1月18日,宁夏润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郭嘉说。润德庄园所在的同德村是同心县“十二五”时期建成的最大移民村,多名村民是从本县3个乡镇搬迁来的。8年前,村旁的大山东麓还是一片戈壁荒漠,如今这里变成万亩生态枸杞庄园,常年吸纳周边村民务工,每年劳务支出近万元。41岁的贺晓英常年在这里务工,一年收入近5万元,除了供3个孩子上学,还拿出积蓄翻修了院子。同心县10万亩枸杞年产值达6亿元,助推该县乡村振兴稳步前行。
今年,吴忠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聚焦奶产业、酿酒葡萄、滩羊、肉牛、黄花菜、枸杞、粮食等优势特色产业,紧盯市场抓龙头、规模发展扩基地、规范标准提品质、延链融合增效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描绘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今年,吴忠市争取8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美丽村庄建设标准。同时,以城带乡、城乡一体,注重提升内涵、精细管理,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达到56.8%。加快市区东片区建设,实施主干道路建设绿化、市区第二热源输送管网建设等项目,改造老旧小区36个、老旧路面10万平方米、市政排水管网5条,争创全国城市更新示范城市。实施房地产项目60个,新增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建设保障性住房套,市区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41.5%、22平方米。推进利通区、青铜峡市相向发展、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同城化步伐。加强盐池、同心、红寺堡县城和高沙窝、下马关、大坝等重点集镇建设,突出在提升改造、产业兴城、美丽宜居上做文章、上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全力实施‘四大提升行动’,不断增加民生发展成色,努力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吴忠市相关负责人说。
深入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紧盯96个重点移民村,支持农民发展种养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业态,多措并举释放经营性收入潜力。扩大农民转移就业渠道,鼓励更多农民走出家园、走进车间,从二三产业获利,千方百计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结合“四权”改革,引导农民变股民、资产变资金,想方设法增加财产性收入比重。
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坚持以就业促增收,全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购买公益性岗位1个,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万人次。
深入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学前教育毛入园及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4%。
深入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医院综合改革,医院医院。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新建区域数据交互中心平台。
提升——
文明创建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
吴忠市秉持为民利民惠民育民理念,把巩固深化文明创建成果作为经营城市的重要抓手,80%以上公共财政用于保障改善民生,实施城市“双修”,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1.3%,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2%,提升颜值,涵养气质。
建设“德耀吴忠”,王兰花、李耀梅、丁建华入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7人、“中国好人”41人,县级以上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人。持续开展“学习先进模范、奋进伟大征程”“我的战‘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我的扶贫故事”宣讲,鲜明树立时代精神标杆和价值取向。
建设“志愿吴忠”,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标准化、制度化,实施志愿服务项目6.16万个,注册志愿者突破总人口的22%。每年为志愿者购买保险,举办展示交流活动,培育“兰花芬芳”等品牌36个,参加志愿服务已成为市民群众的主动行为。
建设“文化吴忠”,连续5年举办微电影大赛,话剧《高沙窝脱贫记》入选文旅部“百年百部”重点扶持作品,《兰花芬芳》巡演80场次,马占祥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保护利用红色遗址遗迹42处,接受教育50余万人。
增长——
产业项目撑起经济发展后劲
1月13日,青铜峡市牛首山境内的宁夏牛顺源农牧有限公司牧场里,头荷斯坦奶牛悠闲地晒着太阳。公司平均日产鲜奶45吨,去年养殖基地产值突破万元,带动就业余人。截至目前,吴忠市奶牛存栏近30万头,占全区的43%;日产生鲜乳吨,占全区的45%;乳制品加工产值达亿元,生鲜乳产值达到48亿元……
“推动‘9+1’重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突出抓好重点产业。今年奶产业重点实施鸽堂沟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区牧场,启动新希望夏进倍增计划,新建续建奶牛养殖场10家,新增奶牛3万头。肉牛和滩羊产业重点实施利通区、红寺堡区肉牛养殖园区和盐池县滩羊养殖基地扩规提质等项目,新增肉牛3万头、滩羊10万只。”吴忠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现代枸杞产业重点实施高标准基地建设,建设绿色优质丰产示范基地2个;葡萄酒产业重点实施青铜峡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等项目,新增酿酒葡萄1.5万亩;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实施众创空间等项目,新建5G基站个,新增智能工厂3家;新型材料产业重点实施华梦含氯系列新型材料等项目,培育自治区重点新型材料企业5家;绿色食品产业重点实施汇伟食品塑料制品等项目,培育提升绿色食品品牌40个;清洁能源产业重点实施桃山千伏输变电站、储能电站等项目,高水平建设新能源综合示范市;文化旅游、餐饮产业重点实施万达文旅小镇、牛家坊民俗文化村吴吃堡城等项目;装备制造、现代纺织产业重点实施湖南湘投控股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丰泰永晟小提花家纺面料等项目。
抓好牛首山抽水蓄能电站等8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晓鸣智慧农业现代产业示范园等个产业项目、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等个基础设施项目、农村污水治理等55个生态保护项目、公共实训基地等42个民生事业项目。
保护——
建设天蓝水净地绿的家园
1月10日,记者来到吴忠市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展现眼前。“保护区通过大力整治,库区湿地已成为鸟儿留恋的地方。过去迁徙季天鹅是匆匆过客,很难见到;今年冬天,几十只天鹅在库区安家落户、生儿育女,还有几百只灰鹤分群在库区翩翩起舞。”工作人员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年,吴忠市全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聚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抓源头治理、抓污染防治、抓生态修复,努力建设天蓝水净地绿的美丽家园。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PM10、PM2.5及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确保黄河过境水质Ⅱ类进Ⅱ类出,入黄排水沟稳定达到Ⅳ类及以上水质。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一河两山一湖”系统治理,实施环罗山区域生态修复工程,积极争取罗山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项目进入国家盘子。加大国土绿化力度,营造林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8%。
团结——
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1月7日,在利通区第七小学“共享书廊”,学生们徜徉书海,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学校经常在这里举行‘读英雄故事,悟民族精神’交流会,这里是学校最热闹的地方。”校长李欣芳说。吴忠市就是以这样的“沁入式”教育方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汇聚奋进之力。
“5年的奋斗实践,不仅为我们在新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我们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吴忠积累了宝贵经验——最重要的是必须坚持团结一致向前进。”前不久,在吴忠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了这样的结论。
1月18日,中共吴忠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吴忠市委关于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会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全面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同时,全力深化改革创新,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向深化改革要红利,向扩大开放要动力。”吴忠市相关负责人说。
吴忠,正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远的追求、更务实的作风,奋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建设美丽新吴忠新征程。(记者张国长蒲利宏杜晓星)
银西高铁穿越田野。
大美罗山,苍翠如染。
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高端乳制品。
早茶文化地标城市享誉全国。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让幸福在百姓家门口升级。(本版图片均由吴忠市委宣传部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