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然感受山水,西吉加快生态步伐绿色西

  8月25日,宁夏西吉县下起绵绵秋雨,小编一行决定借助汽车之力走完“月亮山”,感受“月亮山”生态建设。沿着贯穿“月亮山”50余公里旅游环线,从山脚下一路向上,山路蜿蜒,“月亮山”不断留在身后,一段段绿色美景也留在身后。尽管秋雨菲菲,但远处的景物依然清晰可见,小编举目远眺,目之所及,满眼绿色。一路前行,云杉等树木生长在绿草之间,或高或低,充了生命活力,地表被或厚或薄的绿草覆盖,几乎看不到露在外的土层。

  公开资料显示,“月亮山”位于宁夏西吉县城北部的西吉、海原两县交界处,距县城40公里,是西吉县境内最高的山脉,主峰海拨米,属屈吴山余脉,因其形状近似孤月而得名。“月亮山”是西吉县唯一的水源供给地,区域生态区位极为重要。

  小编一行登上“月亮山”海拔米的主峰时,雨过天晴,微风习习,视野更加开阔,环顾四周,绿色景色扑面而来。同行的西吉县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室一位工作人员自信地说:“月亮山”生态就是西吉县其他地方生态环境的缩影,也是西吉县不遗余力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缩影。

  据悉,近年来,宁夏西吉县按照自治区“生态立区”战略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月亮山”水源涵养林建设项目。年,在上级部门支持下,西吉县投资1.2亿元在“月亮山”林场和扫竹岭林场管护区完成造林7万亩,栽植云杉、桦树、丁香等各类苗木多万株;年春秋两季投资1.04亿元,在“月亮山”林场、新营乡、火石寨乡完成造林3.12万亩。历经艰苦努力,“月亮山”项目区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水土流失程度逐步减轻,水源涵养效益逐步显现。年,西吉县继续加大“月亮山”水源涵养林建设力度,计划投资1.2亿元在“月亮山”林场、新营乡、火石寨乡、白崖乡的22个行政村完成造林3.4万亩(新造林1.1万亩、补植补造2.3万亩),栽植云杉、油松、丁香、红梅杏等各类苗木万株。项目建成后,“月亮山”区域内水土流失将得到进一步有效控制、涵养水源能力稳步提升、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做为宁夏南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效应将充分发挥,成为西吉县永续清洁的绿色水库,将是西吉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后盾。

  宁夏西吉全县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层叠,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森林、水资源极度贫乏。

  “绿色西吉”是40余万宁夏西吉县各族人民追求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不仅是“月亮山”,宁夏西吉县在全域生态建设中不遗余力。“十三五”以来,宁夏西吉县依托六盘山重点功能区毫米降水量造林绿化工程等国家、区、市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多方整合筹集资金,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累计完成六盘山重点功能区降水量毫米以上造林绿化工程63.82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道路绿化.1公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目前,西吉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2.97%提高至现在的18%,年降水量由.9毫米增加到毫米,大气、水质、土壤各项指标持续改善,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区林业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年,西吉县将努力完成宁夏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下达西吉县12.13万亩的国土绿化任务。

  “十四五”期间,宁夏西吉县将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突出抓好“六大生态系统”建设,力争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3%、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82%、湿地面积稳定在2万亩、流域水土流失治理达到80%,林业用地面积达.4万亩,确保植一片、活一片、成一片、绿一片。

作者/来源:宁夏商讯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14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