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窑洞之祖宁夏海原

菜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海原县西安镇菜园自然村西、南、东的山梁坡地上,面积平方米,村落位于南华山脚下,南倚灵光寺、东靠海城镇野狐坡村。

窑洞是中国北方常见的居住形式。经专家考证,菜园文化遗址的发掘证实了人类最早的地下居住形式----窑洞。

在菜园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房址分为窑洞式和半地穴式两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窑洞式房址面积达25平方米。考古工作者发现,经挖掘展露出的原始窑洞式房屋,是在黄土地的陡坡上人工削出一段断崖,然后向斜下掏挖而成。其中保存较完好的第三居地,由半圆形场院、长条形门道、过洞式门洞和椭圆形居室四部分构成。在窑洞室内和门洞外均摆放着各种式样的陶器和生产工具,以及骨质板柄、骨卜等宗教工具,其性质独特,可能为原始宗教建筑,距今有年的历史。

(一)华夏灯的鼻祖

根据考古书籍的记录,人们一直认为,灯的出现始见于战国时期。然而,在菜园文化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林子梁遗址(编号为LF13)的窑洞式房址里,发现窑洞周壁上遍布残留的因插放照明用具而留下的楔形火炬状红烧土痕迹50多处,证明一一年前,海原菜园人就有了用“烛”的概念。

作为专门用于照明的松枝或松明。原始而又实用,这一惊人的发现,使我国用灯的历史提早了多年。

(二)简洁实用的陶器

菜园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多为素陶,占陶器总数的90%以上,根据在生活上的不同用途,可分为炊器、水器、盛储器、食器四大类。陶质有粗砂、细砂和泥质三种,以夹砂为主。陶色有灰、灰褐、红、红褐、黄褐五种,以灰褐、黄褐最多。纹饰较单纯,或加饰直线刻画纹。另有为数不多的彩陶,皆黄褐胎饰朱红彩或黑、红复色彩的网状方格纹、锯齿纹、带条纹。器物形制共性较强,不论体积大小,均为平底器,不见带足器物,但已较多地使用单耳或双耳。

彩陶盛行在~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其表面的彩绘纹饰生动、流畅,具有强烈的装饰作用。菜园古人类的绘彩颜料中黑彩的色素是铁和锰,是在赭石中加含锰的其他原料混合而成,矿物颜料的特点是颜色经久不褪。数千年的彩陶至今色彩依然鲜艳,其原因就在于此。

宁夏恒德传媒有限公司

编辑薛永宁

年7月7日待后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8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