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春雷始鸣,万物复苏潇湘晨报

春节的气息还未完全散去,转眼就到了惊蛰。农家有谚语:“惊蛰雷鸣,谷米成堆。”如果雷声在惊蛰当天响起,就昭示今年的庄稼会获得丰收。可见从古到今,农人是一定会留意惊蛰这一天的天象,并为一年的忙活开始准备,期待着新一年的丰收。

记忆中的叮嘱

“我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熟悉二十四节气,对惊蛰印象很深,因为惊蛰前我们可以漫山遍野地疯跑,惊蛰之后就不敢随便到荒野去了。”今年61岁的马鹏举是泾源人,虽然很早就离开家乡,如今工作、生活都在银川,但对于小时候的记忆,却是难以忘记的。

母亲的话,他一直都记得:“过了惊蛰啊,天气暖和了,下雨打雷啦,洞里的虫子、蛤蟆还有长虫都跑出来了。去野地里可得小心,长虫专门咬小孩。”马鹏举说,自己能明白母亲的嘱咐,所以一到惊蛰会老老实实呆在家里,不随便往远了跑去玩了。”只是总有胆大的孩子,会组个抓虫小分队,专门带着自己做的网兜、背篓啥的,浩浩荡荡就去行动了。“等他们回来,我们最关心谁脚上红了肿了的,就庆幸自己没去,要是没人被虫子咬,就又后悔怎么没跟着去。”

说起儿时的记忆,马鹏举总是笑出声。他说,后来大一些了,家里大人会带着他出门干农活,在他看来,初春的田野是被早起的庄稼人闹醒的,尤其是在惊蛰后,春耕不能歇。在秋翻后冻了一冬的秧田里,庄稼人挥鞭催犁,耙地碎土,然后用锹或钉耙堆起一座座土丘,里面埋上稻草、柴屑、稻壳等燃料点燃,田野里腾起一股股浓烟,“被烟火熏过的土壤,既杀死害虫,又增温增肥,早播的秧苗就能更好地生根发芽”。

那一座座排列整齐的土丘,飘着淡淡稻草香味的青烟,将冷寂的田野渲染得生机盎然。

惊蛰谚语的背后

“正月惊蛰雨水缺,耕牛下地到月末;二月惊蛰闻雷响,乱驾耕牛好种禾。”宁夏民俗专家张万静介绍说,这是流传在固原地区的谚语,看得出农人对惊蛰的重视。“惊蛰是北方地区春耕开始的节气,流传在宁夏山川的这些惊蛰节气民谚,是劳动人民的经验所得,也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指导人们顺因农时,发展生产的宝贵民俗文化遗产。”

张万静说,像这样的谚语在宁夏还有很多,比如流传于银川郊区的一些关于惊蛰的谚语,“春寒不算寒,惊蛰冷半年”“惊蛰刮了风,丢了高田种洼坑”“惊蛰刮了风,十个胡麻九个空”“过了惊蛰节,犁地不能歇”……还有流传在卫宁平原的“雨大惊蛰前,高田变湖田;雷打惊蛰后,低田种瓜豆”,以及流传在海原县的“春寒不算寒,惊蛰寒了寒半年”,这些谚语背后,都是农人对防旱保墒的重视,确保农作物有好的收成。

对新一年的期望

对于惊蛰的历史沿袭,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张訸介绍说,惊蛰本来是叫“启蛰”的,西汉礼学家戴德的《大戴礼记》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后来,因为汉景帝的名字叫刘启,为了避讳,把“启蛰”改为了“惊蛰”,沿用至今。

对此,张万静补充说,“启蛰”,就是唤启冬蛰之意,这一时节各地天气己开始转暖,春雷始鸣,唤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古人以为它们是被雷震醒的。“蛰”指冬眠的虫子,是“藏”的意思,元代理学家吴澄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时分,春雷开始响起,把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虫子都惊醒了,真似“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在中国古代,人们慑于雷的巨大威力,对这一自然现象敬畏有加,所以会在一年开始启动农事的时候,祭祀雷神,祈求丰收。”张訸介绍说,汉代以前,雷公被赋予“龙身而人头”的形象,这在先秦古籍《山海经》卷十五“海内东经”里有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汉代时,这一形象渐渐人格化,东汉哲学家王充的《论衡·雷虚篇》说:“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可见当时人们心目中的雷公是一个大力士形象。

“不论什么形象,在古代,惊蛰到来,人们对新一年有更多的期望。

(记者王敏配图均为资料图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31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