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征医院对口帮扶宁夏西吉县医院让爱和

“感谢你们不远万里,从大都市来到穷山僻壤的小县城,是你们帮我解除了多年病痛,为我们全家带来幸福,给西吉人民带来了福音……”10月中旬,海军医院(医院)张殿勇院长收到一封特殊的信件。信中,来自宁夏西吉县的普通农民方梅饱含感激之情,医院中医科赵婧医生为她解除了十多年沉疴的经历。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来自老百姓内心深处的感激与感恩,医院帮扶医生们最高的褒奖。自年开始,医院医院签订了第一个“五年支援协议”。18年间,“支援协议”一再续签,57名队员在黄土高原画出了无私奉献的轨迹,用仁心仁术汇聚的暖流,温暖着西吉人民群众的心,并帮带出了一支留在黄土高原的高素质医疗队伍。

“医院发展需要,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帮下去。”前不久,医院院长张殿勇带领专家医疗队再一医院,听取意见建议,寻找差距不足,制订下步帮扶对策。西吉县委副书记潘存国深情地说:“医院掏出了一颗真诚心,无私地援助西吉人民,西吉人民忘不了党和人民军队的深情厚谊。”

你们是西吉人民的“活菩萨”

“真的难以想象,病患为看赵婧的门诊,拿着小板凳从前一天上午9时开始通宵排队挂号,这在西吉县人民建院50余年来还是头一回,火爆场面实属罕见。”

近日,笔医院时,一位当地中医科医生竖起大拇指,对上海医生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8月,医院中医科赵婧副教授作为第18批医疗队员,也是该院18年来首次派中医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首次把长征中医特色之一“三伏贴”医院,开设了三伏贴专病门诊,还带动了当地中医科,希望带教的弟子们能继续为当地患者服务。

“中医太神奇了。”见到方梅时,她刚从山东旅游回来。十多年来,她备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困扰,经多方治疗效果几乎为零,三年前病情加重,出现关节、腰部疼痛,僵硬,浑身紧缩,行走困难等症状。不光她本人,家属也被折磨得非常痛苦。听说医院来了一位中医科医生,方梅抱着一线希望前往求治。赵婧副教授经望、闻、问、切,提出了“寒湿凝堵、脾肾阳虚,肝脉掬挛”的诊断。

“经过赵医生外敷药物及中药调理后,腰骶部不疼了,腰部僵硬缓解了,腹胀和关节疼痛也减轻了。”方梅脸上笑开了花。

“我对自己的病没抱太大的希望,没想到几味中药还真管用。”28岁的张女士生完孩子就闭经了,3年来四处求治无效。赵婧副教授采用中药周期疗法疏肝解郁,一个疗程结束,张女士就有“动静”了。在治疗的同时,赵婧还告诉当地医生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继发性闭经用药不能采用大剂量活血攻伐之品,应以疏肝养血为主,佐以健脾化痰……

赵婧出生于中医世家,是第6代中医传人。作为中医临床博士、副教授的她,在西吉期间最大的感触就是知识“不够用”。她白天门诊、查房、治疗,晚上查医案、整理,常常还要打电话向身为中医专家的父亲“请教”。

即使帮扶任务结束回到上海,她的病人又“追”到宝鸡凤翔去找赵婧的父亲就诊,一时间,父女接力传递爱心在当地广为流传。

像赵婧医生这样西吉百姓心中的“活菩萨”,在医疗队当中数不胜数。李文放是第9批医疗队员。年5月25日,62岁马成彪因“突发性心前区疼痛”医院急救科ICU,诊断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经过及时的对应的治疗,两天后患者病情稳定。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患者强烈要求出院。作为医生,李文放知道,溶栓后随时可能室颤或心脏骤停而失去生命。“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不管”,李文放毫不犹豫拿出元帮患者垫付了医疗费,经过医生的不懈努力,患者痊愈出院。军医的慷慨解囊,无私奉献的事迹经西吉电视台报道,消息传遍了西吉山城,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

第11批医疗队员刘雪峰,一到西吉就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有时连话都说不上来。一天晚上10时30分,正在房间吸氧的刘雪峰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扰,医院送来了大批食物中毒患童。刘雪峰拔下氧气管,套上白大褂就一阵风似的跑进了急诊室,此时,急诊室已被40余名患儿挤得满满当当,这些患儿因集体进食后出现了呕吐,腹泻症状。刘雪峰逐个为孩子做检查、开药方,晚上还留在急诊室观察孩子的病情,防止呕吐物引起的窒息。刘雪峰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3时,强烈的高原反应让刘雪峰不得不一边吸氧一边为患者治疗,汗水浸湿了衣服,但换来的却是一张张笑脸。

“上海的军医来啦,我们就有救了!”

西吉曾是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地方,这里见证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胜利,这里是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如今,旧貌换新颜。

西吉与医院从此有了一段解不开的情缘。

西吉县“条件艰苦”是所有帮扶医生面临的第一课。第3批医疗队员颜荣林教医院的“第一面”,四周环山,陈旧简陋的工作环境……西吉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位于六盘山西麓,海拔高达米,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十分恶劣。

没有时间犹豫,当地人的医疗需求等着他。外科医生的“战场”是手术室,医院各种相关检查不全,手术室条件简陋,手术器械缺乏,没有充足的血源,最令他棘手的是,麻醉和辅助技术跟不上……在有限的条件下,颜荣林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术,排除了手术中出现的各种险情,成功为一位罹患直肠癌28岁的男青年成功实施了手术,填补了当地的手术空白。没有“高精尖”手术器械的辅助,考验着军医们的“真功夫”。颜荣林说:“病情再严重,手术再复杂,可我们如果不拼尽全力,病人的生命就会面临危险。”

腰椎侧弯医院,这台手术也属较高难度,医院的硬件条件很难支撑类似手术,且无此类手术先例。

郭永飞是11批医疗队员,一天,一位佝偻着身体的老奶奶艰难地来到了门诊部,坚定地对郭永飞医生说:“我要手术,我相信医院的专家,10年来你们为我和家人解除了无数的病痛,从没有出过事;我也没有更多的钱走出西吉去做手术。”

65岁回族老奶奶,多年来,她备受腰背痛的困扰,经多方治疗不见好转,且病情不断加重,出现下肢麻木、行走困难、腰部剧痛等症状。“知道医院每年都会派遣医疗队到西吉,所以我天天盼你们来。”经检查郭永飞做出了“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且已压迫神经根及马尾神经。

医生们都知道,腰椎手术是一个大手术,医院没有血源,这对主刀医生的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不及时手术,患者可能面临瘫痪的风险。怎么办?郭永飞跑前忙后,最终到固原中心血站协调要来了ml红细胞悬液、医院买了来深静脉穿刺导管、反复验证了植入物器械的数目和规格,并从上海空运了必需的手术器械,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冒着风险成功为患者进行了手术。病愈出院时,病人与家属将一面锦旗送到郭永飞手中,激动地说:“我们一家与医院有缘,解放军医生是我们一家的救命恩人。”

“他是一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好医生,当年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将一位孕妇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说起首批医疗队员郭昌星医生,医院李军义院长难掩悲伤。年,得知郭昌星因病英年早逝,医院举行了一个悼念仪式,以表达对这位好军医的深切怀念。

年7月11日深夜,身怀六甲的马静芳突然腹痛难忍,家人连忙将其送到乡卫生院,卫生院建议立即送县妇幼保健所。此时的马静芳呼吸急促,血压迅速下降,进入休克状态。保健所医院的医院医疗队求援。医疗队专家郭昌星医师迅速赶到现场,确诊为“重度妊高征,多功能衰竭”。“如不尽快手术取出腹中死胎,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可血常规检查显示患者血红蛋白(HB)只有25g/L,麻醉难度超乎寻常,血液储备不足……

手术风险巨大。郭昌星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全力抢救病人,病人通过手术获救的可能性还是有的。郭昌星请来了队友,经过几个小时的手术,硬是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此情此景,马静芳的家人满含热泪拉着郭医生的手,“如果没有医院医疗队,她早就不在人世了!”更让一家人高兴的是,被一致认为不能怀孕的马静芳第二年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给全家带来了无限欢乐。

“上海军医来啦!我们的病就有救了。”这份可以托付生命的信赖口口相传,这句话在当地越传越广。按约定,医院都在8—9医院派出医疗队。这两医院最忙的季节。周围的百姓都把病“潜”起来,等上海的专家来解决。广大病人信任和渴望也深深地感动了每个医疗队员,他们克服水土不服带来的不适,没日没夜地工作。往往是上午看完门诊,下午扎进手术室,一口气连做几台。医疗队员眼科专家曾创下了一天开展13台手术的记录。

“做再多手术,不如把最新技术留下来”

“我们能做腰椎后路手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颈椎后路侧块镙钉手术、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医院骨科不少医生现在都能独立完成这类“有难度”骨科手术。

“帮扶之前我们只能做一些传统的骨折复位等手术,技术只达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材料还在用早已过时了的葫芦钢板。”骨科王医生说,自从年医院帮扶医院后,仅5年不到的时间跨越了30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年,骨科好几个医生幸运地被选送医院实习,他们师从贾连顺、吴海山、苟三环、叶晓健等大师。有的只有大专医学文凭的小县城医生,竟然能够得到国内著名骨科大师亲自点拨,医院将“天方夜谭”演绎成了美好的现实!

据了解,医院申请到医院实习的报告堆得几尺高,少则也要等上1—2年。然而,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同行,医院给予了特别的关爱。

医院感染科从无到有,同样记录了子弟兵的爱民情结。

年7月,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倪武来西吉传帮带。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筹建感染科,医院捐助的价值60多万元的PCR及时运到。从机器的安装、调试,到医务人员的培训,倪武忙了两个月。医院还额外给感染科两个实习名额。

在蔡雄、倪武、张瑞祺等专家教授的鼎力支持下,医院感染科现在已经能完成常见传染病的治疗。当地群众看病难得到进一步缓解。

同样,西吉血管外科的建立也让专家颇费了一番周折。

年,柏骏是医院第医院的血管外科医生。该院医护人员对血管病都很陌生,当地百姓对血管病更是了解甚少,觉得静脉曲张不疼不痒不用治疗。

柏医生第一天门诊,来了不少静脉曲张患者,但多数只是听说来了专家过来“视察”一番,当看到的“专家”长着一张娃娃脸,全都退缩了。此后一个星期再没人来光顾。

不能坐等,必须主动出击!柏骏一面进行科普宣讲,一面说服院领导“批钱”完善配套设备。

“我想好了,不再忍受了,我要手术。”一个星期后,柏骏主刀完成第一例下肢浅静脉曲张个体化微创手术,术后王大叔和爱人看到腿上微切口后,笑得合不拢嘴。病人满意了,普外科医护人员也第一次见到如此的静脉曲张手术和完全不同的管理理念,对静脉曲张的外科治疗由消极转变为积极。

从“无人问津”到“门庭若市”,由此,一个重点学科——血管外科建立起来了,日前,已建立了“医院血管外科专家工作站”。

“做再多的手术,不如认认真真地教会这里的医生,把最新的内镜手术技术带到这里,造福西吉更多的老百姓,这才是此次帮扶任务中最为有意义的事情。”第17批医疗队员刘海斌说。在手术中,他手把手地带教当地医生,从鼻腔结构到手术步骤的讲解,每一步都认真示教,小徒弟不禁感慨终于看清钩突、筛泡是什么结构和走行了,更加了解内镜手术的要点和理念。在平时的言传身教授中,他特别注意教会当地医生通过网络、期刊、文献等各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结合临床实际找到合理的方法。在医院,帮扶专家们“传帮带”的先进事迹被广为传颂。

“上海军医带来的不仅是医术,医院管理理念。”医院李军义院长说,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提高业务能力等方面,帮扶专家出了30余条合理化建议,让他们受益匪浅。十八年来,医院通过人才集中培养、学科管理建设、设备资金投入等途径,为医院填补了多项空白。以前,许多科室床位使用率不足40%,有些科室甚至常年空着;现在各科床位使用率大多达到80%以上,有些科室经常保持%。医院整体实力也跃居固原市五县一区前例。

“留下一支高素质的医疗队,就是我们帮扶的目标!”

“小病拖、大病扛”,是这里许多贫困百姓面对疾病困扰时的真实写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横亘在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拦路虎。

“为西吉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高素质医疗队,就是我们帮扶的目标!”这是历届医院党委班子坚守的共识。时间追溯到年,全军卫生系统按照中央军委关于军队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的决策部署,全面启动百所医院对口支医院工作。“医院,支援艰苦医院责无旁贷!”医院积极投身支援西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行列,对口支援宁夏医院。

但该院在调研中得知,医院各科检查和治疗设备破旧不堪,虽然配备了胃镜、除颤器等仪器,但无人会操作,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家当”少得可怜,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即使有了“金凤凰”,也很快“东南飞”。受人才、设备制约,连最常见手术都不能做。医疗人才短缺,医疗器械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等诸多实际困难,许多患者忍受病痛煎熬,深深刺痛该院领导的心。

年5月,医院——宁夏西吉正式揭牌,由此拉开了对口支援的帷幕。随后,医院正式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建立了以医疗、人才、科研、设备、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对口支援关系。

7月,第一支专家医疗队带着“长征人”对医院和艰苦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一片深情厚谊,医院开展技术帮带……从此,一茬茬院领导跑好对口支援“接力棒”。

丁国善教授是第二批赴西吉医疗队队员。在西吉期间,他发现肝包虫病是当地特有的高发多发病种,而当地医生只能开展传统的包虫摘除手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凭借自己20多年肝胆外科的临床经验,丁国善大胆地提出并在宁夏率先开展了“肝叶部分切除手术”,为当地人民解除了痛苦。在他的传帮带下,医院迅速掌握了这项技术,许多医生都能独立开展此类手术了。

“刘医生火眼金睛好比PET。”张女士在体检中发现左肺上叶有一个30px的圆形磨玻璃密度结节,第17批医疗队员刘洪超透过CT片仔细甄别后,肯定地对她说:“最好赶紧手术,越快越好!”后来,手术做了,病理检查确诊为癌症。

医院没有DSA设备,最好的是一台16排CT。刘洪超第一件事就对16排CT进行了改革,把全肺CT0.mm薄层后处理矢状位、冠状位的实时重建,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大大减少了后处理时间,提高了微小病灶的检出率,减少了漏诊率。

“现在他们报告书写更加规范了,诊断符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刘洪超说,看到他们取得的成绩,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传授技术固然重要,传授先进理念同样不可或缺!”李钢政委在每批医疗认出发前,都是这样要求医疗队员的。医疗队到西吉后,在门诊和手术的同时,还通过教学查房、手术示范、举办培训班和学术讲座等形式,医院先进的医疗理念传授给当地医务人员,规范了医疗流程,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在帮扶前,医院的急救科是有名无实。据介绍,当时的急救科的工作只有两项:一是将前来急诊的病人简单分流至专业科室,二是诊治一些感冒发烧病人。首批医疗队员郭昌星来西吉后决心让急救科名副其实。他一方面规范了急救流程,建议配备了常规急救仪器,另一方面将常见病的抢救,创立以及呼吸机的使用等基础技术,以及学科发展理念毫无保留地保存了下来。

18年来,医疗队专家不断刷新当地医疗技术的新纪录,急救中心、普外科、神经外科、骨外科、感染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全县的龙头学科。军医与当地医生联手,先后创造了第一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首例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术、第一例甲状腺全叶切除术、第一例椎间盘突出症间盘摘除伴椎板切除挤压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术、第一例改良沿腹股沟皮纹小切口行标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第一例下肢曲张静脉个体化微创手术、第一例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第一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等20余项西吉县医疗手术“第一”。

对于18年的变化,医院李军义院长用“翻天覆地”四个字进行了概括。18年间,医院先后选派内科、外科等外30多个科室57名专家来西吉,免费为医院培养各学科业务骨干近52名,赠送医疗器械、药品仪器和捐助款项万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01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