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里的西海固,过去不适宜人类居住
到宁夏旅行,总会听到“天下黄河富宁夏”的说法,不过黄河却绕开了宁夏南部的一片土地,让这里成了“旱海”。这片土地就是西海固,一个在年被联合国粮食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西海固是宁夏南部山区七县大部分区域的统称(也有宁夏中南部9个深度贫困县区的说法),这七个县分属三个地级市:固原市的固原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和彭阳县,中卫市的海原县,以及吴忠市同心县的部分地区。
西海固靠北的部分处于宁夏中部的干旱带,降雨稀少且多风沙天气,靠南的部分地处黄土高原的丘陵带,山地间沟壑林立,要么干旱少雨,要么阴湿高寒。整个西海固的共同点就是贫瘠,贫瘠的根源是水土流失和极端气候互相影响而造成的恶劣的自然环境。
而当地居民生活的首要问题就是饮水困难,西海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地下水因苦涩而无法饮用,靠水窖储存雨雪水曾是当地人饮用水的主要来源,相亲不问房车,只问水窖数量。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交通条件造成的闭塞,各种因素的叠加,让西海固成为和大凉山齐名的贫困地区。
经过三十多年的开发扶贫和生态建设,西海固已告别了“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极端贫困生活,移民搬迁、资金帮扶、劳务输出、产业合作,西海固成功的脱贫方案甚至都推广到了国外,电视剧中的“闽宁草”菌草技术已传播到上百个发展中国家。
当解决了缺水和交通问题后,西海固不再是张承志笔下和王征镜头中那个与贫瘠抗争的西海固,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是可追寻千年历史的萧关和原州,是赤红的火石寨和有宁夏敦煌之称的须弥山,是六盘山下山清水秀的“小江南”。经济发展上轨道的西海固,也将旅游产业当成了一个重要的增长点,相关配套建设也大为完善。
地处西海固核心的固原曾是丝绸之路上的商业重镇,也是烽燧相望、坚城高垒的边关要塞。在国家一级的固原博物馆内,战国青铜器,鲜卑漆棺画,靖康铁钟,波斯酒具,件件精品文物展示着固原久远的历史;周边的秦长城和萧关遗址则让人遥想起多个王朝在这里的金戈铁马和沉沙折戟。
从原州的须弥山到西吉的火石寨,自北魏开始造像的石窟群几乎连成了一片。须弥山的佛像有别于中国早期佛像的泥塑,而是中国石雕造像的发端。从20米高的第五窟坐佛,到仅20厘米的供养人雕像,须弥山八个区域窟的造像不但题材多样,而且大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火石寨的石窟集中在云台山,百米高绝壁上的石雕须弥座和残存壁画为这里本已出色的丹霞地貌增色不少。而景区内或环崖成城,或孤峰耸立,红色崖顶或苍翠葱茏,或云蒸霞蔚,望之令人惬意。走在望霞亭对面峡谷之间的玻璃索桥上,则又让人惊险不已。
在西海固西南绵延数百公里的六盘山横贯陕甘宁三地,为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被称为“关中守护神”,历史上阻挡了多支西北游牧民族的南侵,就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折戟于此。六盘山年降水量达毫米之多,被称为黄土高原中的“湿岛”,也是西海固难能可贵的“绿岛”。
六盘山素有“春去秋来无盛夏”之说,年平均温度仅5到6摄氏度,是周边夏季少有的清凉胜境。横跨原州、泾源、隆德三地的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汇聚了七大景区六十多个景点,老龙潭的四个潭风景各异,小南川中泉流瀑飞,成吉思汗去世之地的凉殿峡在夏季也凉爽宜人,胭脂峡汇集丹霞地貌和瀑布群,更有冰瀑为冬季六盘山一绝。
“苦甲天下”的西海固曾经是猎奇的旅行者体验窑洞土炕和面汤洋芋的地方,如今的西海固不再以水窖的多寡来衡量家庭的财富,而是以自信的笑容和欢乐的花儿迎接前来的游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