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宁夏推出文化

刘军连医生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67002676065662&wfr=spider&for=pc
4月28日,记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日,宁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小康助力脱贫富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6个方面提出18项具体措施。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实施意见》提出,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和实施精准帮扶,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自我发展的决心、苦干实干的恒心,提振脱贫富民的精气神。实施农村劳动力“拿证提升”工程,确保每个农村家庭至少有1人掌握1—2门就业技能。做好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对贫困地区“两后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给予适当经费补助。制定结对帮扶计划,改进帮扶方式方法,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开展定点帮扶、对口帮扶、驻村帮扶、“一对一”帮扶等,确保帮扶到村到户到人到根。建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常态化机制,推动体彩、福彩等项目筹集的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实施意见》提出,要培育弘扬文明新风,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推进移风易俗三个方面提出任务,着力解决在乡风文明建设领域存在的一些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封建迷信、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良现象和不良习俗在一定范围内禁而不绝的问题。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启动建设西吉县图书馆、海原县文化馆。按照每个乡镇60万元标准,加快建设标准化乡镇文化站,到年实现全覆盖。按照每个村6万元标准,实施贫困地区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升项目。逐步提升川区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在中南部9县(区)建设3个体育公园、17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0个健身驿站、10个儿童运动乐园。坚持公共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每年送戏下乡场以上、开展广场群众文艺演出场以上、农村电影放映4万场以上。按照每村每年元标准,做好农家书屋补充出版物配送工作。建立贫困地区基层艺术团体基础数据库,实施基础性艺术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名艺术基础人才。加大对基层艺术团体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作品展演的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扶持农村文化大院和民间文艺团队发展。实施文化产业扶贫以发展文化产业、打造特色文化、培育新兴文化为重点,要求发展特色文化富民产业,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文化产业成为攻坚拔寨撬动致富的杠杆。重点支持贫困县(区)民营文化企业。加强文化产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提升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坚持把富民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以文化创意设计推动剪纸、砖雕、刺绣等非遗产品转化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项目,支持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互联网+”“文化+”行动,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深度融合发展。此外,《实施意见》提出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组织领导。围绕壮大主流舆论、强化品牌宣传两个方面,提出要充分发挥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凝心聚力作用,让笔杆子成为脱贫致富的强劲生产力。同时,要求相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落实资金投入、加强督查问责,对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提出要求,让文化扶贫变“软资源”为“硬实力”。最后,《实施意见》还明确,相关部门要适时召开推进会,对推进有力、进度明显、成效显著的通报表扬,实行干部选拔使用、政策、项目和资金四倾斜;对工作责任心不强、行动迟缓、推进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通报批评,严肃追责问责。(光明融媒记者王建宏通讯员何小红)来源:光明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57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