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带动撂荒地复垦成效明
年以来,在农业农村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以实施农业生产托管试点服务项目为契机,全面推进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对于解决全区撂荒地复垦问题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年,全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已超过家,从业人员过万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余万亩次,在生产托管服务带动下,撂荒地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有了新答案。
一是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解决了移民村撂荒地生产问题。“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我区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目标,对中南部9个县(区)贫困群众进行了搬迁移民,部分农民迁移后,原有土地存在撂荒情况,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大力发展,有效解决了此类问题。海原县原三河镇学梁村农户搬迁到29公里以外的鹭海村后,原学梁村的旱山坡耕地基本全部处于撂荒状态,年依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鹭海村与服务组织签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合同,将48户移民的亩坡改梯耕地托管给服务组织,由服务组织全程托管,开展机械化集中连片饲草种植,农户既享受补贴资金又能获得种植收益。
二是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带动了空巢村撂荒地复耕。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很多青壮年进城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空巢老人居多、劳动力不足、土地产出效益低等问题逐步显现,导致部分土地无人耕种、常年撂荒,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就“谁来种地”问题给出了答案。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由于空巢老人多、劳动力少,土地规模小、细碎分散、产出低等多重因素,导致土地常年撂荒。地处中部干旱带的曾记畔村,年积极探索“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组织”模式,村集体经济组织收集农户服务需求,出面对接服务组织,统一为农户开展耕、种、收、销等环节托管服务超过1.5万亩,其中推动撂荒地复耕多亩,不仅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是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促进了撂荒地地力恢复。我区撂荒地大多是山地,撂荒时间久、设施条件差、土地地力贫瘠,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对于“怎么种好地”给出了解决办法。原州区是我区山区9县(区)之一,辖区内8个乡镇累计超过2.3万亩撂荒地;年,原州区大力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乡镇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采取机械深松、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每亩撂荒地土地收益达到元以上,不仅实现了土地的优化利用,还有效提高了撂荒地地力,改善了耕种条件。
四是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提高了撂荒地利用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大力发展,使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撂荒地上找到了稳定优质原料来源的途径。年,西吉县积极引导服务组织发展“托管+订单”服务模式,与田坪乡南岔村、黄岔村的亩撂荒地农户签订服务合同,统一种植、收获秋杂粮,同时服务组织与县内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农户在不投入劳动力的情况下获得了种粮收益,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不跑市场、不流转土地的情况下获得稳定的优质杂粮,服务组织也增加了服务收入,实现了三方共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990.html